行測考試中,邏輯判斷是必考題型,而邏輯判斷中又必考可能性推理,且題量還不少, 所以,邏輯判斷想拿高正確率,可能性推理必定要攻。
今天和大家分析的是可能性推理中一類削弱題——“雙觀點型”,是近幾年考查加強削弱時偶有出現的一種論證模型。這類題目的削弱方式相對固定,雖然考得不多,但只要出現,基本 30 秒內就能搞定。
下面我們就來掌握這類題的解題方法,做到快速識別正確選項。
何為雙觀點題?
簡單來說,先有甲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然后來了一個反對者乙提出了一個與甲對立的觀點,一般情況下是要求我們去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要如何去削弱呢?
最簡單的就是直接說明甲觀點中的原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這個思路就是平常我們常說的削弱思路中“另有他因”中一種特別的模式:另有共因。
通過近幾年考試中出現過的真題以及正確選項來看,“雙觀點題(另有共因)”的模型如
下描述:
原觀點(甲):A 是 B 的原因/A 導致 B
反對者(乙):C 才是 B 的原因/是 C 導致的 B
如何削弱反對者乙:是 A 導致的 C
總的來說,削弱反對者的觀點就是說明原觀點中的原因導致了反對者觀點中的原因,那么導致 B 的最根本原因還是 A,而不是反對者提出的 C,也就削弱了反對者的觀點。
遇到類似題如何快速套用模型解題?看 2 道真題。
例題 1: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腦部 DNA 的變異是使人們患上抑郁癥和焦慮癥,而且這種變化會傳遞給后代,但是,有反對者認為,腦部杏仁核活動會使應對恐慌的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這是引發抑郁癥的原因。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A、DNA 的變異是人類許多疾病的罪魁禍首
B、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會引發抑郁癥和焦慮癥
C、腦部 DNA 的變異是使杏仁核活動增加的原因
D、有些抑郁癥和焦慮癥患者的腦部 DNA 會發生變異【分析】
第一步:題干問法直接“問削弱反對者的觀點”(看到“反對者”就要注意是否屬于雙觀點題);
第二步:(確認題干是否是雙觀點)原觀點是“腦部 DNA 的變異是人們患上抑郁癥和焦慮癥的原因(“A 導致 B”)”,反對者的觀點是“腦部杏仁核活動會使應對恐慌的大腦區域的活動增強,這是引發抑郁癥的原因”(C 導致 B)。
第三步:(預判正確選項是“A 導致 C”):根據上面提到的形式,優先考慮選項中同時出現了原觀點原因和反對者觀點原因的一項(即 A 導致 C),對應 C 選項,說明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腦部 DNA 的變異。故答案選 C。
例題 2;有研究人員認為,人類脫發是由于營養不均衡導致的。當人體無法吸收到均衡的營養,毛囊就會萎縮,從而導致脫發。但是,有反對者認為,脫發是由于毛囊受損導致的。 當毛囊受損后,處于“假性死亡”狀態,毛囊退化并萎縮,導致毛發停止生長,逐漸枯萎脫落。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反對者的觀點?
A、毛囊受損是由營養不均衡導致的
B、長期營養不足的人往往頭發枯黃,易脫發
C、使用洗發水也會對毛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D、毛囊受損使其不能從頭皮中吸收營養,從而導致脫發
【分析】
第一步:題干問法直接“問削弱反對者的觀點”(看到“反對者”就要注意是否屬于雙觀點題);
第二步:(確認題干是否是雙觀點)原觀點是“人類脫發是由于營養不均衡導致的”(A導致 B),反對者的觀點是“脫發是由于毛囊受損導致的(C 導致B)”。
第三步:(預判正確選項是“A 導致 C”)要想削弱先去找兩個原因的串聯項,即優先考慮選項中同時出現了原觀點原因和反對者觀點原因的一項(即 A 導致 C),對應 A 選項, 說明最根本原因還是原觀點中的營養不均衡。故答案選 A。
“雙觀點”題,運用“另有共因”的思路快速找到削弱反對者觀點的正確選項,整個思路并不難理解。而考試中遇到這類題,要做到快狠準,關鍵就是要掌握上面所分析的“模型”,并能夠做到“快速識別模型、利用方法(優先去找兩個原因的串聯項)快速解題”。
以上是《判斷推理——30 秒巧解“雙觀點”型削弱題》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上一篇:言語—主旨觀點題因果文段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