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17:01:49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考試中有一種題型雖然數量不多,也不難理解但是可能是很多人的噩夢,題干也不長還給出一些看似有關系的條件比如“甲說他自己說了真話,乙說自己沒說假話,丙說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丁說丙說了真話”等等等等這樣的提干,然后后面在來一句上面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說了真話,然后讓你選擇答案。最初看到這個題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今天主要就是圍繞這種題型進行一定的解析。
矛盾關系
矛盾關系——非此即彼,非彼即此。
舉例:生與死男與女
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某個A是B”與“某個A不是B”
例:張三是罪犯,張三不是罪犯
具體應用中就比如給你了三個條件,其中有一個是假的但是不知道是哪個,但是有兩個條件互相矛盾,那他倆就必有一真必有一假了,然后再看剩余的那個條件就一定是真的了反之亦然,在根據這個真的條件進行推理。
例題解析
張三家丟了一頭牛,四位鄉鄰受到懷疑,經過一番訊問,四人的回答如下:
李甲說:“這事一定是趙丙干的,他一向手腳不干凈。”孫乙說:“我沒有偷牛。”趙丙說:“我也沒有偷牛。”王丁說:“我認為李甲說得對。”后來經過查找,終于找到了盜賊,原來這四位鄉鄰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其余三個人都說了假話。
請問,誰偷了張三家的牛呢?
A.李甲
B.孫乙
C.趙丙
D.王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確定題型。
題干有若干論斷和真假限定,確定為真假推理。
第二步,找關系。
李甲和趙丙兩人的的話為矛盾關系。
第三步,看其余。
根據李甲和趙丙是矛盾關系以及“只有一真“的限定,可知李甲和趙丙肯定有人說了真話,那其余一定為假,即孫乙和王丁說的話為假;
根據孫乙的話“我沒有偷牛“是假話的話,變成真話就是:“我偷了牛”偷牛的是孫乙。
因此,選擇B選項。
這類題型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但是最怕的就是在這種題上用了太多的時間而耽誤考試,希望能夠通過對解題思路的熟練運用,在讀完題之后就能在腦海里迅速羅列出他們之間的關系,就算不看選項也能心中有了相關的答案。
——推薦閱讀——
【禮包】:2025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公考全攻略|公考學習計劃
【圖書】:2025版公務員考霸筆記6本套|名家講義|刷題套裝|微魔塊教材|圖書集合
【網絡課程】:2025年國考公考學習本|悅享“伴學”班|刷題班|批改訓練營
【筆試課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課程體系
以上是《2025年國考行測真假推理備考:矛盾關系題解法》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