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國家公務員考試 > 試題資料 > 2025年國考備考:言語理解-把握假設句

2025年國考備考:言語理解-把握假設句

2024-11-05 11:17:37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言語理解的考試當中,假設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對于書面語言來說假設句的提示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在閱讀文段的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關聯詞,其中一種就是假設句。

  假設句的提示詞常見類型有哪些呢?有“如果……那么……”、“若……則……”“即使……也……”等等。

  假設句在文段中代表什么樣的傾向呢?文段強調的就是怎么做會有好的結果,做法是文段的重點,結果是不重要的。選項可以兼顧結果,但是不能只說結果。

  例:如果做某事,就會取得很好的結果。

  那么作者想要強調的是:要這樣做。

  例:如果做某事,就會有不好的結果。

  那么作者想要強調的是:不能這么做。

  下面以兩道例題給大家講解一下文段的解題思路:

  【例1】 為了鼓勵閱讀,無論是專家學者還是作家,無不極力論證閱讀的好處。所謂好處,指的是閱讀能給一個人帶來現實回報。為此,規勸閱讀的文章往往竭力證明諸多成功人士是如何善于從閱讀中把握商機的。其實,竭力論證閱讀對成功有所助益的人與公然持“讀書無用論”者的出發點是一樣的,即主張從功利角度詮釋閱讀的意義。由于現實中決定個人事業成敗的因素相當復雜,閱讀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往往微不足道,這就淡化了閱讀的吸引力,而過分功利地解讀閱讀,閱讀就不可避免地變得干癟、乏味,甚至淪為赤裸裸的工具。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 “讀書無用論”源于對成功的盲目追逐

  B. 應從非功利的角度重新探尋閱讀的意義

  C. 專家學者對于閱讀方向的引導存在誤區

  D. 過分強調閱讀工具性會使讀者喪失興趣

  【華圖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提出為了鼓勵閱讀,專家、學者等都會宣揚閱讀的好處,接著轉折提出閱讀有益和宣揚閱讀無用論是一樣的性質,都是從功利角度解讀閱讀,最后用反面論證提出觀點,即不能過分功利地解讀閱讀。

  第二步,對比選項。B項是文段重點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B選項。

  【例2】 對歷史文物本身的保護固然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對先人曾經走過的那段歷史心存敬畏。不關注歷史文物背后的文化血脈,強拆和重建,其實都是展現當代人文化強權的一種方式。從技術上講,只要留有圖紙,也許什么樣的建筑都可以復建,但它身上承載的歷史和文化卻難以重現。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淀有它自己的足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倘若以為靠一筆巨資投入和一堆建筑材料,就能連通歷史、追續文脈,文物恐怕將淪為現代人的玩物。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

  A. 保護文物需要敬畏和尊重背后的歷史文化

  B. 所有的歷史文物都不該拆掉或重建

  C. 歷史文物是歷史文化的承載體

  D. 對已經消失的歷史文物可以通過重建來復原

  【華圖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文物保護很重要,之后通過轉折詞“但”引出保護文物需要“對先人曾經走過的那段歷史心存敬畏”。然后進一步解釋要對歷史文化心存敬畏的重要性,并指出當前歷史文物的強拆和重建帶來的危害,最后一句通過反面論證繼續強調首句觀點。文段為“總—分”結構,主旨句為首句觀點,強調保護文物需要對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心存敬畏。

  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所有的”表述過于絕對,且缺少核心話題“歷史文化”。C項:屬于解釋說明部分的內容,偏離文段重點。D項:屬于解釋說明部分的內容,且缺少核心話題“歷史文化”。

  通過以上對于假設詞的分析和例題,相信大家對于假設詞有了基礎的了解,后面可以通過一些題目的練習去鞏固知識點,落實到具體的題目當中。

  ——推薦閱讀——

  【禮包】:2025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公考全攻略|公考學習計劃

  【圖書】:2025版公務員考霸筆記6本套|名家講義|刷題套裝|微魔塊教材|圖書集合

  【網絡課程】:2025年國考公考學習本|悅享“伴學”班|刷題班|批改訓練營

  【筆試課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課程體系

以上是《2025年國考備考:言語理解-把握假設句》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