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14:23:53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熱點背景】
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關于規范館內講解秩序的通知。通知稱,未經館方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確因工作需要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的單位,須提前5日提出申請,報備講解內容、講解人員、活動流程、安全責任等材料。
通知中強調了館方對于講解活動的監管和管理責任,對于講解內容,要求準確、客觀地傳遞歷史文化知識,避免夸大或虛假的描述。對于講解形式,要求有序、規范地進行,不得影響其他觀眾的參觀體驗。這些要求,體現出國博規范講解活動、提升講解質量的強烈意識。
【模擬試題】
國家博物館發布通知,自7月16日起,未經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確因工作需要在館內開展講解活動的單位,須提前5日提出申請,報備講解內容、講解人員、活動流程、安全責任等材料。對此你怎么看?
一、表明自身觀點
現在旅游消費升級,游客追求沉浸式旅游體驗,促進了館內講解熱。但一些熱門博物館人頭攢動,同時還可能有多名導游拿著話筒滔滔不絕,這就容易造成博物館內嘈雜不堪、游客擁擠,影響了游客的正常觀展。另外,一些導游為了吸引游客,會在解說詞中大量引用未經考證的傳聞、野史,容易對游客產生誤導。因此國家博物館出臺的這一規定,我認為是很好的舉措。
二、分析出臺規定的意義
1.規范講解行為。博物館的講解需要很專業的知識,在國家博物館沒有出臺這一規定之前,有很多自稱歷史專業人員或者是導游為了吸引觀眾,戲說文物,戲說歷史,講解很多內容是在歪曲歷史,不尊重歷史的行為,這會對觀眾造成誤導,尤其是參觀的青少年,會讓他們形成錯誤的歷史價值理念。因此這一規定出臺后,社會團體或者人員需要講解的需要經過申請,這樣可以規范講解行為。
2.營造良好的參觀氛圍。博物館是一所大學,蘊含豐富的歷史人文知識,在參觀過程中需要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細細品味文物的歷史、美學等知識。所以讓社會團體或者個人申請講解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無序講解帶來的嘈雜參觀氛圍,營造一個良好的參觀氛圍,增強參觀體驗感。
3.有助于博物館講解回歸公益性。博物館本身帶有公益性質,免費參觀,但是很多社會團體把講解當成賺錢的工具,不僅擠占了緊張的門票資源,還扭曲了博物館的公益性質。以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的講解項目為例,網上某機構按照每人388元收費,講解3小時,平均每小時129元,成團人數為12人起,滿團25人。這家機構承諾提供訂票服務,不用游客自行預約,保證順利入館。
三、如何精細化治理講解亂象
1.博物館制定更加細化地規則。對社會講解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比如可以由博物館館方參與制定行業準入標準,對一些社會講解機構或具備專業知識和講解能力的個人進行資質認定,購買第三方服務,發展其作為編外力量。
2.有關部門擔負起監管的職責。對于作為市場行為的社會講解活動制定明確的價格標準,讓觀眾在選擇時有據可依,文化消費也應該明明白白。
——相關閱讀——
以上是《2025年國考面試模擬題:博物館講解亂象需要精細化治理》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上一篇:2025年國考面試模擬題:學思想、重實踐——專題民主生活會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