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5:25:0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選題緣由
詞句理解題是綜合分析版塊兒里相對最難的一種題型。歷年公務員省考,國考中也都是常見的題型,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考生無從下手,經常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從材料中摘抄,但往往事與愿違,分數較低。要講究方法技巧,審清楚題干的要求,對于關鍵詞,是否能夠理解其意思?是否要拆分關鍵詞?對于表層,深層含義能否一擊必中?下面就這些關鍵的痛點問題,為大家作詳細的解析,幫助大家破題拿高分!
備考技巧
(一)如何精準審題
當給出一個字或者一句話的時候,我們要先通過自己的理解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再去材料中找相應的要素。如果是一句話,那我們就要從這句話里找到關鍵詞來破題。
【例1】 談談“預先失敗”這一概念在“給定資料4”中的含義。
分析:這道例題,只給了一個字,我們從字面理解意思就是提前感知到失敗,詞性上面看是負面消極的一種心態,那我們在找要素的時候就要找準它造成哪些不良的影響,就是危害。
【例2】 “給定資料 4”中陳博士表示了對我國陷入“人口詛咒”陷阱的擔憂。請結合“給定資料 3—4”,試對這里的“人口詛咒”做一全面解釋。
分析:題干給了我們一句話,但是我們關鍵要破題找到關鍵詞“人口詛咒”先,陳博士表示對陷入“人口詛咒”陷阱表示擔憂,那意思就是說還沒有陷入,只是半只腳踏入,所以在材料中找表現的時候,不能找已經陷入詛咒的國家。
【例3】 根據材料3,談談你對其中劃線部分“各個地方的人才引進工作,必須要‘錯位’又‘對位’”的理解。
分析:題干同樣給了一句話,將關鍵字“對位”和“錯位”標記出來了,我們要先理解這句話,意思就是人才引進工作必須要做到“錯位”又“對位”,加上“做”這個動詞。題干變得清晰很多,我們在材料中尋找要素的時候只要找對策,做法就可以了。
(二)如何找準要素
我們將答題需要的要素分為表層與深層兩個方面,表層主要是定義和表現兩方面:定義就要在材料中尋找能夠解釋這個詞語的內容,表現就是要看材料中是否有實質的表現形式。那深層含義就是原因,影響和對策三個方面。在搞清楚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表現在哪些方面后,我們就要尋找其產生的原因,影響是消極還是積極的,消極的就要找對策,積極的就要優化完善。切記!不是所有題都要找到所有的要素,要根據材料中給到的信息,有哪些要素寫哪些要素,不要自己主觀臆斷有意添加,畫蛇添足。
【例1】根據材料3,談談你對其中劃線部分“各個地方的人才引進工作必須要‘錯位’又‘對位’”的理解。
分析:“錯位”是指人才引進工作不能千篇一律,要尊重不同城市發展規律,根據各城市間的地理、經濟、人才需求結構不同,實施不同的人才政策,避免同質化競爭。“對位”是指人才引進工作要明確角色定位,立足地方特色,采取符合自身實際的人才政策;注重發掘本土人才,加強人才生態建設,合理使用現有人才?偟膩碚f,就是要各就其位,各求所需。
我們來看這道例題,給出的答案主要就是定義和對策兩大要素,并沒有把所有要素都寫上,因為題干說了要做到,那我們答案呈現主要從如何做,找到對策即可,化繁為簡。
【例2】請結合給定資料2,談談對劃線句子“40年巨變之后,說走就走,路不再長”的理解。
分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指經過40年以來的發展,我國在交通方面得到了飛速進步,老百姓出行更加便捷。體現在:1.現代的交通呈多樣化,包括航空、高鐵、普鐵,公路運輸,無縫對接、零距離換乘。2.黨的十八大后,中國鐵路進入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期,各項交通建設發展居世界之首。3.“互聯網+交通”正在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4.自行車與互聯網的結合,解決了出行中“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這道例題的參考答案,我們只用寫到表層即可,概念和表現兩個方面。因為材料中并沒有提到深層,就告訴我們不要過度解讀,非要把所有的要素都寫上。所以考生大膽寫,從材料中找到哪些寫哪些,不是寫的要素多就會得高分。
總而言之,詞句理解中詞語和句子的答題思路是一樣的,句子要考慮是否需要拆句成詞,分別解釋關鍵詞。理清楚各大要素的意思,相信詞句理解大家都能夠在材料中找準關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