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2 15:35:07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安徽華圖
一直以來,評價分析題在國考和省考中出現的概率都比較高。評價分析題的題目特征很明顯,該類題型往往要求考生對材料中所出現的觀點或現象進行評價、談看法等。下面兩道題就是典型的評價分析題:
【例1】“給定資料3”中,鄭女士認為:“京劇這個行當真的不能過分商業化,直播中多數人只看到京劇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劇藝術本身。”請就她的觀點談談你的看法。
【例2】 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根據“給定資料2”,談談你的看法。
備考技巧
(一)評價時必須以材料為依據嗎?能否參考實踐經驗?
該類題型的作答方法并不復雜,簡單地說,就是一個“表達觀點(表態)-論證觀點-得出結論的三步走的思路。需注意的是,作答時你的表態并非你的主觀態度,而是材料給定內容能夠佐證你如何表態你才能如何表態。換言之,你的表態要以材料為依據,論證你的觀點所用的論據要出自材料?梢哉f脫離了材料的評價是不符合命題意圖的。
【例】“給定資料2”中的文章作者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要重要的財富。”請結合“給定資料”,談談你對這一說法的見解。
若按照大多數人的日常認知來看,無論是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對人來而言都是彌足珍貴的珍寶,這兩者并無可比性。但是根據該題的材料來看,材料中明確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其不可復制性等特質因而更加珍貴,考生若不結合材料只是憑借個人實踐經驗來作答就極有可能答錯失分。故而評價分析題在作答時一定要結合材料,以材料為依據。
(二)怎樣表態?
對材料中的觀點或現象進行評價時所采取的表態方式要根據評價對象的不同區別對待。
一般來說評價對象是申論材料中的現象時,要結合材料的具體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對一個現象進行評價,主要是看這一客觀現象對周圍事物的影響,或好或壞,或好壞兼而有之,因此表態也分三種。具體來說,客觀現象如果產生的都是積極影響,表態方式可以為:這一現象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有利于、值得肯定 ; 客觀現象如果產生的都是不利影響,表態方式可以為:這一現象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不利于、沒有普適性 ; 這一現象利弊兼而有之,表態方式可以為:辯證地、一分為二地、客觀全面看待。
而評價對象是申論材料中的觀點時,表態方式主要取決于觀點正確與否。觀點正確,符合材料內容,表態方式: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有道理的;觀點錯誤,違背材料材料內容,表態方式: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不科學的;觀點有其合理性但也有欠妥之處時,表態時既要肯定其合理部分,又要指出不足,辯證、一分為二地、客觀全面地看待。具體表達要結合題目要求和材料內容。
(三)表態錯了影響大嗎?
一般來講,如果主體內容,即論證部分的論據正確,但表態錯誤,扣除表態分,后面內容根據具體得分點賦分,整體影響不大;但通常情況下,考生的態度與后面的闡述有直接的關聯。如果表態就錯了,那么極有可能在論證觀點的過程中也會有偏差,導致要點遺漏而失分。比如材料中的態度是肯定的,而考生的表態時不可取的、錯誤的,就難免從消極角度去分析,致使整個答題方向錯誤。這依舊警醒了我們:做評價分析題時,不可主觀臆斷,一定要緊密結合材料,根據材料的傾向進行表態。
下一篇:2022省考申論名言警句之實踐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