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5 17:06:2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司馬光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家,其代表性著作《資治通鑒》流傳千古。另外一方面,司馬光先生廣受人們熟知的另外一個原因還是他自打小就聰明過人、有勇有謀,相傳司馬光七歲之時和鄰居家好友在后院嬉戲,好友不幸跌入有一個成年人高,且盛滿水的大缸之中。附近沒有大人,只見好友的掙扎力氣越來越小,危難之中,司馬光靈機一動抄起一塊板磚就往水缸上扔了上去,手起缸碎,隨著水嘩啦啦的流了一地,同伴也得救了。
幼年司馬光就具有了一種靈活變通,換位思考的反向思維,一般而言要拯救落水的人,要把人從水里撈起來,但是我可否將水排走,救出落水的人呢?司馬光用切身行動為我們證明了這一方案的可行性。而反向思維在行測數量中概率問題中也可以幫助我們減少計算量,從而快速的算出正確的答案。比如說下面的這兩道真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吧。
【真題1】
南部某戰區一個10人小分隊里有6人是特種兵,某次突擊任務需派出5人參戰,若抽到3名或3名以上特種兵可成功完成突擊任務,那么成功完成突擊任務的概率有多大?
【答案】D
這道題如果我們從從逆向的角度,尋求不滿足題目條件,即特種兵的人數少于3人的情況來計算的話,計算量會偏小。
【真題2】
植樹節期間,某單位購進一批樹苗,在林場工人的指導下組織員工植樹造林。假設植樹的成活率為80%,那么,該單位職工小張種植3棵樹苗,至少成活2棵的概率是:
【答案】D
總之,逆向思路的運用要求我們能夠看到事物的兩面性,如果正面求解很復雜計算量很大的話,不妨從反方向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