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4 16:49:1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當前,我國脫貧攻堅正處于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關鍵階段,所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難中之難,所以,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和超常規的力度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夯實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基礎。要從根本上做到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需多管齊下。
以黨建構建扶貧同心圓。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因此,扶貧應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打造一面紅旗。一方面,小康路上不能落下一個村,應繼續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十六字脫貧攻堅思想,立下愚公移山志,擼起袖子加油干;另一方面,基層天地大有可為,要在全黨全社會動員年輕人深入基層,學習扶貧干部黃文秀、黃大發、毛相林等先進典型,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扶貧工作的一把手。當然,黨也應關心愛護基層干部,建立激勵機制和晉升機制,更深入廣泛地落實精準扶貧。
以新產業探索扶貧出路。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依然存在,鄉村空心化、三留守問題依舊突出,村民主要依靠種地和外出打工謀生,經濟收入低,獲得感和滿意度也不強。因此,必須加強產業支撐,加強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產業脫貧,帶動就業,拉動經濟增長。有的地區已經率先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在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旅游扶貧等多個方面精準出擊;有的地區探索出“成熟項目+因地制宜”、“精準投入+技術培訓”、“引進企業+龍頭對接”的新路子,有效激活了“造血”功能。
以文化理念催生脫貧新觀念。注重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實現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德工作時就提出,“扶貧先要扶志,要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意識”。扶志,就是要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思想引導和文化教育,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而創新宣傳形式,可以很大程度激發主體意識,比如借助廣播電視、農村大喇叭、扶貧夜校等多種宣傳渠道,向貧困群眾及時傳播扶貧政策,幫助他們樹立脫貧信心,轉變“等靠要”等落后觀念。
“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保障改善民生,只有真正做到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