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14:32:0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背景事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截至今年9月,我國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達16.4億戶,比上年末凈增4185萬戶。隨著移動通信業務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務實現了網上辦、掌上辦。不過,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一些消費者也遇到了買套餐被誤導、換套餐費周折等煩心事。
有的運營商推出“免流卡”等服務,宣稱用戶每月只需支付十幾元,就可“免流量”使用多款手機程序。然而,有不少讀者發現,使用這類套餐后,每月流量費用不僅沒有下降,甚至“見底更快了”。
明明是有嚴格限制的“專屬流量”,卻在廣告中被稱為“免流量”,這對一些用戶產生誤導。營銷電話往往以“回報老客戶”等名義推薦客戶升級套餐,對新增費用等一語帶過甚至沒有提及。此外,還有一些營銷電話以“免費贈送”的名義誘導用戶消費。還有的營銷電話則是推薦用戶免費體驗某項新業務,卻并不說明體驗過后會自動續訂,等用戶發現話費比往常高出一截時,才明白原來“體驗”已經轉為“訂購”。
有消費者反映:“升級套餐時,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就可以辦。但是要降檔時卻說為了保護我的權益,需要本人到營業廳辦理。”有些消費者則遇到了“踢皮球”的情況:客服表示,辦理套餐降級需要去營業廳,可到了營業廳,業務員又說自己沒有權限,需要打電話找客服。對此,一名營業廳工作人員說:“公司在各個地方的業務規定不同,套餐降檔的辦理方法存在差異。有些網點屬于代辦點,和直營廳的權限不同,確實無法辦理部分套餐。”
【預測考題】
近年來,移動通信業快速發展,網絡流量成為用戶選擇通信套餐的重要指標。于是,有的運營商推出了“免流量”等服務,但是有消費者發現在使用過程中流量費并沒有減少,并且有些“升級套餐”后降檔困難,同時存在推銷服務時具體細節不明示的情況。請問,你怎么看?
【解讀問題】
表明態度
能夠認識到這種情況雖然是在如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運營商想出來的“招式”,但也要能夠認識到是對消費者知情權和合法權益的侵害,也不利于運營商的長遠發展。
分析炒作“流量套餐”陷阱的危害及原因
危害:侵害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給消費者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存在不誠信的情況,不利于行業的健康長遠發展,讓運營商得不償失。
原因:
1.市場競爭激烈,“內卷”嚴重,很多運營商想方設法拉客戶,為了獲得更多利潤而“不擇手段”。
2.目前對于電信套餐相關規定還不細致、不明確,讓運營商有空子可鉆。
3.信息的不對稱讓運營商可以利用信息優勢占據有利地位,消費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受損,或者沒有渠道維權。
對策
1.相關部門明確運營商套餐的設置細則,如對各套餐相關條件必須明確規定等,并且要通知到各電信運營商,明確落地,要求工作人員在介紹套餐時必須將各項事項明確。
2.運營商應該認識到想要長遠發展,真正的留下客戶不能靠一時的小聰明,而應該真正將客戶的利益考慮在內,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3.相關部門通過各種媒體平臺對“套餐陷阱”等進行宣傳,提醒消費者相關事項,讓消費者了解套餐的相關情況。
4.為消費者維權提供方便明確的渠道,并且對消費者的投訴嚴肅對待,嚴肅處理,并號召消費者遇到權益侵害的情況時要積極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