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參加公考面試的考生來說,2021、2022年的面試試題均涉及了時政熱點,對于備考充分的考生來說,題干背景處理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信心十足,甚至可以從題干中提煉語料素材。而準備不足的考生就會手忙腳亂,答題“東拉西扯”,無法切入正題。
因此如何積累更多的熱點?如何開闊自己的眼界,這些直接關系著考生的最終得分。同學們就從現在開始日積月累吧。
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這篇熱點。
重視基層教師質量,警惕唯學歷論
【熱點鏈接】
1.近幾年,我國教師職業吸引力不斷增強。據教育部9月8日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91萬人次通過認定獲得了教師資格證書,較去年增長28.7%;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下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開考,“教資考試”相關話題一度登上熱搜榜。據媒體報道,今年就業市場掀起“教師熱”,部分教師崗位競爭激烈。深圳某重點中學教師招聘,進入面試的7人中有4人是博士。
2.“老師熱”的現象在發達地區比較明顯,而在我國廣大鄉村,教育基礎還比較薄弱,鄉村教師流失或來了也留不住等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如果沒有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相對穩定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就談不上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也必將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
拿到如上的熱點我們應該如何分析呢?其實我們可以從背景、意義、問題、對策進行多角度分析。
1.背景
(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層次人才越來越多,無論是教師崗位還是其他一些崗位,都出現了許多高學歷人才。
(2)我國持續加大對教育事業的投入,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薪資待遇與社會地位。
2.意義
(1)基礎教育是國民性教育,涉及學生更加廣泛。高學歷人才投入基層教育中并非大材小用,而是能夠更好的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而為更多的學生帶去優質教育。
(2)報考教師崗位的人數越多,競爭就愈加激烈,競爭越激烈,師資質量就更能得到保障。
3.問題
(1)部分教師資格證報考者屬于跟風模仿,只是為了求得“一證在手”的心里安慰,實際并不是為了從事教師行業,往往浪費了自己的學習時間。
(2)眾多高學歷人才求職教師崗位,使得一些學校開始唯學歷論?嫉煤梦幢亟痰煤,科研人才未必是教學人才。學校想要提升教學質量還是要注重應聘者的授課能力。
(3)高學歷人才的引進往往需要花費巨額投資,引進來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人才留得下來,并且在崗位上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否則不僅是對教育投資上的失敗,也是對高學歷人才的浪費。
(4)教師崗位雖然競爭激烈,但我國各地區之間的教育資源差距卻日益嚴重,這也從根本上造成了各地區之間發展上的失衡。
4.對策
(1)大學教授內容要緊跟社會需求,確保學生所學東西能夠學有所用,同時引導學生做好職業規劃,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2)學校吸引人才要看重質量,不能搞形象工程,以教學質量論成績而非學歷。
(3)各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要落實好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要求,切實提高教師待遇,減輕教師非教學相關工作的負擔,讓優秀人才愿意去這些地方任教。
學會了具體的分析角度,我們來看看這道預測題吧。
【知識運用】
某重點中學進行教師招聘時,進入面試的7人中有4人是博士。請你談談對此事的看法。
【評分要點】
(1)對此事分析能夠有清晰的觀點,并從多種角度全面看待這一問題。如社會發展角度、個人職業選擇角度、國家政策角度等。
(2)能夠全面分析這件事的利弊關系。如意義方面有利于基礎教育發展;危害方面可能會造成優秀人才的技能浪費等。
(3)能夠適當提出措施。如加強師資授課質量考核;最好對口專業招聘等。
面試的積累非一朝一夕,古語有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你今天的付出辛苦,就是他日在考場上收獲的果實。成功的路上,華圖愿與你一路同行,無畏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