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14:27:3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概括歸納題無論在國考、多省聯考還是自主命題省份的命題中,幾乎都是必考題且多數情況下在第一題進行考察。即便在有些試卷中,沒有直接出現概括歸納類題的命題字樣,但其作為申論基礎的核心地位是貫穿于所有題型的。所以,廣大考生一定要牢牢掌握這一題型,同時,該類題目是基礎性題目,對做其他題目是一個地基作用,只有打好地基,才能萬丈高樓平地起,有利于掌握好后面的題型。它的地位我們可以從考試大綱中看出端倪,概括歸納題對應著大綱中的閱讀理解能力,我們重點來看一下申論大綱中B卷的要求。在此卷中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定義是:要求考生能夠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對給定資料中所涉及的理論、政策、觀點及事實本質等有明確的認識,并進行準確分析和解讀。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僅僅是表層上的認識,還有深層上本質的分析和解讀,這就要求廣大考生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從個性中尋找共性,刪繁就簡,留下核心,做到言簡意賅,一句勝“萬”句的效果。
一、歸納總結的重難點
對于這一類型的題型廣大考生較容易找到信息點,劃出來,但往往表達不出來,不會抄,不會提煉,寫的啰嗦,即要點表達不規范。也就是說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不會用自己的語言進一步概括,不知道什么時候該進一步概括;什么時候需要寫成總分結構嗎?例如概括問題:“不就是加點添加劑,吃的時候用高溫水燙一下也就沒事了。”小張向記者坦言。這是一則小文段,較為口語化,表達不規范,初學者很可能就原封不動地照抄照搬,這樣的話得分較低,我們對這句話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后可以改為:食品安全意識淡薄。這點怎么得來的呢?1.吃的屬于什么呢?我們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吃的統籌在食品這一范疇;2.添加劑和高溫水燙一下這兩個詞我們再歸類一下屬于安全領域;3.也就沒事了就是不重視這件事,不以為然就是思想上或者說認識上的問題。因此,問題就可以概括為缺乏食品安全意識或者食品安全認識不足/不到位。所以說在概括對象太散亂,太具體、并列材料中或者信息表達不規范的時候要改為抽象的“總”,把不規范的改為規范的表達,范圍小的改為范圍大的。
那什么時候要寫成總分結構呢?第一種情況是當題干和要求中出現歸納、分類、層次、分別、種種、哪些這些詞的要求時即題目自帶邏輯時要寫成總分格式。第二種情況是材料自帶邏輯,材料每一個自然段所闡述的內容都不同,我們申論答案撰寫不能脫離材料,所以必須按照材料邏輯來分類。第三種情況是自己整理邏輯。如:①主體:政府、企業、公眾、媒體……②維度:制度、意識、人才、設施、資金……③五大領域: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④積極、消極⑤內外部,這五個是常見的分類標準。第三種情況是在考生找出多個要點時需要對其進行整合,但材料和題目無法給我們提供思路時使用。
當然書寫為總分結構是增強意識,盡力而為的一個高階要求,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就不要強求,畢竟小題還是踩點給分,拿分才是王道。
二、真題示例
“給定資料2”揭示了當前社會心理方面存在的若干“缺失”,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10分)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150字。(2014年國考副省級真題)
參考答案:
一、輕松感缺失。壓力大、職業倦怠,心理放松的機會和渠道減少。
二、公平感缺失。部分人群接受不公平信息產生心理失衡。
三、安全感缺失。對未來缺乏安全預期,出現信任和誠信危機。
四、幸福感缺失。社會陌生感降低歸屬感,出現“社會隔離”人群。
五、同情感缺失。社會對心理疾病存有偏見和歧視。
真題解讀:
先精準審題。從題干中的歸納概括這個動詞我們可以判斷出這是典型的概括歸納題,讓我們歸納概括與當前社會心理方面相關的若干“缺失”。題干當中有一個限定詞是社會心理方面的缺失,并非個人心理方面的缺失,一定要分清主體對象。其次,題目要求中明確了分條歸納,而且還有一個提示詞“若干”,說明“缺失”方面并非一兩個,至少在三個以上。
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找要點。缺失一詞是一個消極詞匯,我們重點去材料中尋找問題,這里有一個關鍵是,缺失的意思是不足,缺少,沒有,降低等類似問題的同義或者替換詞,重點強調沒有,而不是存在,是一個定性問題而非定量,即不是多少的問題,而是“缺”的問題,考生在閱讀過程中尤其要重點關注這一點,不要混淆。
整理要點撰寫成條。我們需要將找出的要點按照“同類合并,異類單列”的方法整理匯總,盡量書寫成為總分結構,即關鍵詞前置,方便閱卷老師評閱給分。
概而言之,概括歸納這一類型的題目根據字數要求和自身能力來選擇是否將答案要點呈現為總分結構,也就是說寫成總括句+闡述句這種形式,便于閱卷老師閱卷給分,并將這一思維系統化,經常訓練形成思考記憶,幫助我們斬獲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