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16:07:40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大綱中測查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能力,在概括歸納的基礎上,接下來就要掌握綜合分析能力,綜合分析題分為要素分析,詞句理解,評價分析,比較分析。我們首先淺談下要素分析題,對我們常見的問題,原因,影響等要素進行分析。但是很多學生區分不了概括歸納題和要素分析題的區別,其實我們從綜合分析的題干要求中能看出一二,需要分析透徹,那透徹的意思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需要從材料中沒有明確表明的意思,自己去推斷,也就是從已知的材料去推斷到未知的內容,并且一定是合理的推斷。
什么時候才需要我們進行推斷呢?那如何做到合理的推斷呢?首先我們審題,哪些特征是要素分析題?題干中有分析二字,并且是對材料中某個要素進行分析,此類題我們可以判斷為要素分析題。其次分析的方法是在概括歸納的基礎上,第一種答題方法通過對比結合生活經驗進行作答,第二種答題方法要素之間互推,問題原因對策要素之間互現推斷。
以2019年國考地市級要素分析為例,理解第一種答題方法,通過對比結合生活經驗作答。根據“給定資料3”,請分析小吳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得村民們對她的稱呼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吳”。 要求:準確全面,恰當提煉,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第一步:審題,發現題干有分析二字,分析的要素是變化。從后半句題干可以猜測,“那個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是不太熟悉,“小吳”在生活工作中一般都是熟悉的稱呼。結合小吳的變化就是從和村民不熟悉到現在村民熟悉了。所以閱讀材料需要看看小吳有哪些方面的變化,從過去的不好變成了現在的好。
閱讀材料我們發現需要結合生活工作的經驗,看看基層干部應該具備什么素質。材料一開始小吳在臺上講話沒有村民聽,我們結合生活經驗可以想,為什么沒有群眾愿意聽,可能是因為講的話沒有用,也可能是因為小吳講的話過于理論聽不懂,結合后續材料我們發現小吳沒有任何干活經驗,被村民嘲笑。到這里我們結合生活經驗發現大學生村官小吳是理論與實踐不結合。后面小吳還因為補償金問題和村民起爭執。后續小吳變化為村民下地干活,理解村民的不易,幫他們爭取低保,最后還研究特色農產品,通過小吳前后變化的對比,我們結合生活
經驗可以發現,小吳在工作中以為自己當官的到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變化,從只會講空理論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能力增強,從工作刻板不能與農民溝通到工作方法靈活,為人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出自己的工作業績等等。
因此,在學習申論的過程中不能只閱讀材料,一定要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要素分析題這類通過對比結合生活經驗的題型在近幾年考察中是同學們比較不擅長的,需要同學們多思考,多積累申論中常用的表達,多去了解基層工作。最后,陜西華圖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