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16:26:58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綜合分析類題目在國考和省考公務員考試中所占比重較大,而且綜合分析題中包含小題型最多,尤其是詞句理解題和評價分析題難度較大,很多考生對此往往無從下筆,接下來小編就重點講解這兩種小題型的解題技巧,希望對各位考生能有所幫助,助力各位成功上岸。
一、詞句理解題
這類題型在考試中經常出現,常見問法是請你談談對某個詞語或句子的理解,其解題思路是先解釋其含義或概念,然后去材料中找跟這個詞語或句子的相關要素,常見的有問題、原因、影響和對策等?傊痤}思路可以簡單理解為:釋義+相關要素。
第一步,解釋詞句含義。那如何找到其含義呢?一般可以從詞語或句子的出處和首尾句著手。比如2011年國考地市級,“困境中的不絕希望”,這一句話的段首就提到了“越是上學難,有些農民就越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學受教育上”,并且在出處前也提到了“盡管有些無奈,但是許多農民幾乎是孤注一擲的仍然將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見,該句話的含義是指盡管面臨材料所述的各種困境,但是依然將孩子放在首位。再比如,2019年國考副省級,“作為精神資源的鄉村文化”,出處后強調鄉村文化是一種不過分重視物質資源的東西,對人類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在開頭部分寫到“倡導一種簡樸的物質生活和豐富的精神生活”,因此也能得出此句話是指鄉村文化不重視物質而是一種更為豐富的精神生活,重視精神資源,意義重大。
第二步,概括相關要素。在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要順著材料尋找跟詞句有關的要素,綜合考慮問題、危害、意義、對策等,資料中涉及幾個就寫幾個,一切依據材料,避免主觀臆斷。若材料為案例性和數據性材料,表達更為瑣碎具體,較少規范表達,尤其是前后沒有出現總結句時,要注意把握事例細節,從材料的案例當中抽象出和作答對象有關的內容,即通過使用概括歸納的方法從事例型材料中提煉出相關要點。如果是觀點性材料,則可以摘抄觀點句中與作答任務有關的關鍵詞,可優先使用資料里表述規范的原詞原句。
二、評價分析題
評價分析題的識別很簡單,常見問法就是對資料中出現的觀點、現象進行評價、談看法、見解等。其作答思路一般遵循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首先依據材料或出題人想法亮明觀點。評價一個現象的好壞和觀點的正確與否主要是根據作者的傾向而定,切不可以自己的喜好來判定,一切都是基于材料的具體表述。另外表態之前也可對觀點(或社會現象)結合材料進行解釋,材料中沒有解釋可以用自己的理解簡單解釋。尤其是一些抽象概念,如“圈層化”和較為新生的事物如“互聯網+政務”可簡單解釋再發表態度。如2014年重慶省考中請你談談對“低頭族”現象的看法,此題材料中就提到“低頭族”的概念和特征,所以在答題時可以先解釋其概念再發表態度,使得答案更具邏輯性。如果是多觀點題即:一個想象引發了不同的看法,要求就不同觀點談看法,則需要在表態之前總結不同觀點然后再表明態度,一般而言能夠引發不同觀點的現象都是需要辯證看待的,所以在表明態度部分一般的表述都是“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夠全面有一定局限性”。
第二步,從材料中圍繞表態分析理由。材料中的對表態有利的信息都是理由。一般而言分析理由部分可能會涉及該現象的意義、危害等。如果是談對現象或是某一個觀點談看法的題目,在根據材料判定其正確與否后,分析論證部分就是去材料概括支撐其態度理由即可;如果是多觀點題也就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那我們一般就是順著材料邏輯去找意義好處和危害問題兩方面,可使用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字眼來表述,增強答案表述條理性。
第三步,總結結論或提出對策。一般來說,如果某個社會現象是正面的,沒有問題出現,可再次對觀點進行肯定或總結。如若出現危害和問題,可對其提出簡單對策?傊鸢敢尸F出總分總的語言結構。對策的來源可從材料中正面概括已有經驗和對策,我們可以重點關注提示對策的標志性詞匯,比如“需要、應該、亟需、亟待、加快等”,也可以根據問題反面推導分析。
由于綜合分析題屬于多要素題型,所以在閱讀的時候要進行標注以區分不同要素。另外在答案的呈現上,我們要將已經找到的要點按照答題思路邏輯合理的填充和排版,并且使用如“這句話是指”、“意義重大”、“理由如下”、因此,我們應該”等表達來表示相關要素。
最后,附上這兩種題型的思維導圖,供考生參考。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各位考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答題思路后,也可以不斷總結反思,突破綜合分析難題。
——相關閱讀——
行測備考指導 申論備考指導 知識大普及 1元解鎖高頻知識點 2023升級版國家公務員6本套
以上是《2023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綜合分析答題技巧》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干飯人)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