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考的考試中,概括歸納題依然是高頻考題,所以需要大家格外關注。概括對于各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而歸納也就是分類似乎就是大家的痛點了,這對大家的考察要求比較高,所以平時大家需要不斷練習真題的分類。
一、歸納
其實指的就是分類。
二、歸納的情境
第一步:明確歸納情境。
1. 審題型。常見標志詞:歸納、總結、分類等。
2. 審作答要求。有條理、條理清晰等。
3. 閱讀材料。材料暗示要分類。
4.看答案要點。如果要點特別多,而且點與點之間意思重疊,就要學會同類合并、異類羅列。同類合并最重要的是材料的行文邏輯,如果對材料邏輯整體把握不足,可借鑒主體法、行為法、二分法等進行分類。
第二步:分類的方法。
常用方法:材料的行文邏輯(最重要)、主體法、行為法、兩分法:(主客觀法(內外因法)、一方面 另一方面;機遇與挑戰并存;利與弊)、五位一體法、階段分析法:(前中后、過去現在將來、制定實施效果),這次主要介紹行為分析法。
行為分析法多用于對策類(措施、舉措、做法)的歸納題
行為分析法主要從五大層面來展開:第一個層面是認識層面,如果材料中出現思想、思維、意識、觀念、我覺得、我認為等字詞時,這些就屬于認識層面。第二個層面是規范層面,如果材料中出現制度、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道德習俗、禮俗等字眼時,就屬于規范層面。第三個層面是監管層面,如果材料出現了監管、監督、或者開通舉報熱線電話、設立市長信箱等字眼時,屬于監管層面。第四個層面是資源層面,涉及到人、財、物和信息方面的信息時,就可以將其劃分為資源層面的問題。第五個層面是技術層面,當出現科學技術、運營技術、工作技巧等字詞時,都將其劃歸技術層面。
例1.根據“給定資料3”,歸納Y縣古民居保護的有效措施。(30分)要求:全面、簡明,有條理,字數不超過400字。
1.多策并舉,激發全民參與熱情。設立保護日、成立協會、加強宣傳、將部分民居門票收入作為文物保護資金,實現了保護與開發的良性循環。
2.科學設計頂層制度。建立古民居保護利用政策體系,成立了世界文化遺產管理辦公室,規范有序地開展古民居的保護和管理工作。
3.探索和啟動了多項古民居保護的工程項目。如:古民居認領保護活動的試點工作、“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拯救老屋行動”等項目。
4.借鑒農村的土地流轉模式,注重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打通社會力量參與古民居保護利用的通道。
5.借力社會資本,使部分古民居“復活”變為風情濃郁的精品民宿、文化客棧,成為當地旅游轉型升級的新業態。
這道題的標準答案歸納的來源是材料邏輯,部分考生短期內無法準確把握材料邏輯,而這道題明確要求必須歸納,所以這時候就可以借鑒我們的五大層面去進行作答,這樣也是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的。
——相關閱讀——
行測備考指導 申論備考指導 知識大普及 1元解鎖高頻知識點 2023升級版國家公務員6本套
以上是《2023國考申論歸納總結題備考 干貨》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干飯人)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