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8 15:13:59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甘肅華圖發布: 公共基礎知識:“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3交流群匯總】 ,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
1.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首次以“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來代替“解放臺灣”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布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國家統一的大政方針,標志著我們黨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轉變。其要點有:強調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臺灣獨立;強調在解決統一問題時,一定要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不使臺灣人民蒙受損失;提出寄希望于臺灣人民;提出首先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臺灣當局之間的商談結束軍事對峙狀態;提出盡快實現通航、通郵和進行經濟貿易交流,后來被概括為“三通”。
2.1981年9月,葉劍英對新華社記者發表了被稱為“葉九條”的談話,進一步闡明了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政策。其要點是: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國共合作;提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游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的主張;提出國家統一后,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并可保留軍隊,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系不變;提出臺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管理。
3.1982年1月,鄧小平指出:“九條方針是以葉副主席名義提出來的,實際上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這是鄧小平首次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
4.1982年12月,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其中第31條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這一條所載明的“設立特別行政區”,指的就是實行“一國兩制”。這表明,實行“一國兩制”有了憲法的保證。
5.1983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美籍華人學者時,進一步闡述了實現臺灣和祖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構想,后來被稱為“鄧六條”。具體內容:(1)臺灣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和平統一已成為國共兩黨的共同語言。(2)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3)不贊成臺灣“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兩個中國”,而不是一個中國。自治不能沒有限度,不能損害統一的國家的利益。(4)祖國統一后,臺灣特別行政區可以實行同大陸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區所沒有而為自己所獨有的某些權力。司法獨立,終審權不須到北京。臺灣還可以有自己的軍隊,只是不能構成對大陸的威脅。大陸不派人駐臺,不僅軍隊不去,行政人員也不去。臺灣的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臺灣自己來管。中央政府還要給臺灣留出名額。(5)和平統一不是大陸把臺灣吃掉,當然也不能是臺灣把大陸吃掉,所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不現實。(6)要實現統一,就要有個適當方式。建議舉行兩黨平等會談,實行國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與地方談判。雙方達成協議后可以正式宣布,但萬萬不可讓外國插手,那樣只能意味著中國還未獨立,后患無窮。
【例題】
1. (單選題)不屬于兩岸直接“三通”的是( )
A.通商
B.通郵
C.通話
D.通航
【答案】C【解析】兩岸“三通”是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間接的“三通”。兩岸“三通”將增加兩岸政治上的互信度,可擱置爭議,消減敵意,增強民族凝聚力;經貿和民間交流也將進一步加強。“三通”將帶來更多投資,給客運與物流行業帶來機遇。通話不在“三通”中。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
2. (判斷題)“一國兩制”構想最初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而提出的。(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解析】“一國兩制”是鄧小平為了實現中國統一的目標而創造的方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主要方針,也是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所采用的制度。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臺灣問題都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愿望。“一國兩制”最初是為了解決臺灣問題。故本題判斷正確。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上一篇:公共基礎知識:毛澤東思想是什么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