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1 15:29:00 三支一扶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zyf/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三支基層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1遼寧三支一扶面試熱點注重家庭教育,好家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 【2023交流群匯總】 ,2023三支一扶,民生實事就業項目 考試專用教材公共基礎知識教材+歷年 2本,戳>>> 華圖教育官方旗艦店 立即購買。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三支基層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熱點背景】
2021年7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婦聯、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印發《關于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一《意見》旨在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對于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起點,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高發多發,性侵害、欺凌、虐待等成為社會痛點和治理難點;未成年人犯罪雖總體數量有所下降,但犯罪低齡化等問題比較突出。未成年人犯罪和遭受侵害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家庭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據檢察機關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情況統計顯示,2020年,流動未成年人犯罪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超過一半。部分省市辦理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中,近一半的涉案未成年人未與父母共同生活、脫離家庭監護,近80%的案件存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放任、打罵體罰等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問題。這些無不說明,監護缺失、監護不當、監護侵害等已日益成為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近年來,從出臺《關于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從成立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到部署開展“團圓行動”“護校安園”“檢愛同行、共護未來”等一系列專項行動,不斷完善的法律、政策和舉措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此次圍繞開展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出臺《意見》,既是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的現實需要,也是填補監護監督體系空缺、健全監護干預體系、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的必然要求,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態度、力度和溫度。
(來源:人民網)
【熱點模擬考場】
俗話說“栽什么樹苗結什么果,撒什么種子開什么花”,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談談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影響?
【熱點分析】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組成現代教育體系,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而這種影響對未成年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對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基礎、更直接、更有效。應當重視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進未成年的健康成長。因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要從小開始培養,這是一個人品質形成的關鍵。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問題,不僅直接關系到未成年人自身的健康成長和成才問題,還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大問題。因此,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至關重要。
第一,家長應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切實改變重智輕德的思想,以德育為重,樹立做人是為學之本的觀念。家庭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從人的社會化過程來看,未成年階段是人的品德、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大部分時間是在家庭度過的。這個時期的孩子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強,所以也是父母對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時期。從家庭教育的特點來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與生活在時間、空間的活動上往往是統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載體都更具優勢,關鍵是父母要提高認識,尊重未成年人成長規律,以鼓勵的態度,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
第二,家長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是子女的啟蒙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從法律的角度上講,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和教育責任人,要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孩子健全人格的確立離不開父母的呵護和關愛。家庭結構失調、家長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當,都可能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父母的表率與楷模作用,以及對待問題的理性思考、準確判斷和應對各種局面的能力,都會在孩子的心目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這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在家庭環境中處于主導地位,應提高素質,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做好。如果要求孩子做到而父母自己做不到,就很難指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形成誠信的美德和堅持誠信的作風,也很難讓其養成自覺遵循道德規范的行為習慣。
第三,家長更應當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長要認識到學校、家庭、社會在未成年的身心健康發展中起到的不同作用。家長只有與學校與老師密切配合,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紀律情況,老師了解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情況,及時發現孩子在學習上、品德修養上存在的問題,共同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這樣學校德育的效能得以整合,否則學校的德育效能將被離散、削弱。只有把學校、家庭、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形成網絡式育人平臺;注重全面了解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發展規律和現階段的思想實際,多渠道、寬領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保證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同步性和一致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對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既要遵循客觀德育規律,又要符合未成年人的實際,更要發揮學校、家庭、社會的合力作用。經過實踐探索,實行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絡體系,是符合現代教育要求的教育體系,有利于形成尊重未成年人、關心未成年人、幫助未成年人的氛圍,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發展成才。
(編輯:阿正)
貼心微信客服
群福利小灶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