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6 09:57:25 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具有模擬公務員日常工作的功能。
申論之所以被很多小伙伴蒙上“玄學”的面紗,是因為其自帶“只有問題,卻沒有標準答案”的神秘屬性。
是故作神秘保持高冷?還是“文無第一”無法定義?其實都不是。沒有標準答案其實才是對考生們最大的公平。四個故事講講申論為什么沒有標準答案。
1、“竹林”故事
魏正始年間,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謂竹林七賢。但據陳寅恪先生考證,“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乃取天竺“竹林”之佛家詞義,這一想法一舉顛覆學界認知。
類比申論,標準答案會產生更大的權威遮蔽性,會讓很多身份不對等的考生們失去合理質疑的思辨力,這種對思考的隱性的破壞力是很難估量的。所以反過來看,沒有標準答案的申論期待什么樣的考生,也不言而喻了。
2、“衡水體”故事
衡水體,就是手寫印刷體,是適應中、高考而興起的書寫規范的文體,這種文體嚴謹、整潔、美觀,對書寫要求極其嚴格,在全國很多重點中學都引起了效仿,以致“一體風行”?扇绻锌忌枷萑肓藢“人形打字機”的追求,這樣的卷面也就失去了優勢。
很多標準在產生示范效應的同時,有時會產生強大的傳播裂變,產生次生問題,比如跟風趨同。正如2017年多省聯考“一批基金小鎮、健康養老小鎮”題目中的問題一樣,成功經驗是用來學習借鑒、批判繼承的,不是復制粘貼的模仿。如果考生們過度崇拜和迷戀“標準”,反而會陷入執著的路徑依賴,浪費精力浪費成本。
3、“帶著鐐銬跳舞”故事
五四時期,白話新詩發展之初,胡適提倡新詩“詩體大解放”,自由體新詩很快席卷詩壇成為詩歌創作的主流,結果詩作散漫無章,詩歌藝術想象力與創造力缺乏;郭沫若追求詩的“內在律”,把格律的提倡、形式的重新喚起提上新詩的議程;而聞一多提出的“鐐銬說”,作詩要有格律,像“戴著鐐銬跳舞”,主張實現理性節制情感、形式規范內容的新詩規范化。
同樣來看,申論也是“帶著鐐銬跳舞”的答題藝術,在規范表達和言之有物的框架之下,尋求更有質感的解題思路和更寬廣的見識維度,是“限制”與“自由”之間極致的張力平衡。正如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一文中說:“只有不會跳舞的才怪腳鐐礙事”。
4、總結
申論從來不是“抄材料”而已,是文字綜合駕馭的藝術,而好老師會教會學生打磨好答案,這才是申論學習的內在根本。官方不公布標準答案,可以避免機構與考生照葫蘆畫瓢的投機行為,從而保證了公務員考試選拔人才的根本目的。創新本就是不容易的,過度追求標準答案而不是更優答案,是創新的最大障礙。所以,從底層邏輯入手,打破舒適圈備考、低質量勤奮的阻礙,學會迭代思考才能真正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原文標題:2024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申論為什么沒有標準答案
文章來源:https://www.huatu.com/2023/0505/2646282.html
以上是《2024年國考申論備考技巧:申論為什么沒有標準答案》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公務員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