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7:27:18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概括歸納題我們一般把它分為“概括”和“歸納”兩個方法來答題。我們一般都知道,概括歸納題的答案可以基本來源于材料,很多時候找到主旨句和關鍵詞,進行摘抄就可以形成答案,但這僅限于概括,歸納則不同,那什么是歸納呢,什么時候要歸納,又該如何歸納?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問題。
一、什么是歸納
歸納的基本定義就是“歸攏使之有條理”,就是按照事物的屬性來進行分門別類。
例1:把班里的學生進行分類,我們可以按照性別分為男生女生;也可以按照喜歡的顏色分為喜歡粉色的、喜歡黑色的、白色的等;也可以按照年齡來進行分類;......
通過例1,可以發現分類的方法有多種多樣,這取決于事物的屬性也是多樣的,一個事物同時具有多種屬性,按照何種屬性分類都沒有對錯。但同時按照兩個屬性分,顯然就會自相矛盾。
因此,歸納就是按照事物屬性進行分門別類,同時還應保證類別的一致性。包含兩個方面:類與類之間、以及分類內部。
例2:
水果:蘋果、香蕉、草莓、西紅柿。
蔬菜:青椒、茄子、西葫蘆、西紅柿。
電腦配件:U盤、鼠標、鍵盤、移動硬盤。
例2中,對于蔬菜的分類則是合適的,包含的都是蔬菜類別的事物,并且與水果都屬于食物類,類別之間一致;而水果的分類中,包含一般被認為是蔬菜的西紅柿,不合適;最后電腦配件的分類則是在類與類之間不一致,電腦配件,可以與電子產品、電腦種類等并列,但在此處與事物并列,顯然是比較混亂的。
在申論中,我們自然不可能去分類學生、食物等,分類什么,和題目作答要求直接相關。比如歸納原因,那么可能有:內部因素、外部因素;人為因素、自然因素;歷史遺留因素、現在存在問題;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社會因素、生態因素等。每一種分類,基本都有它相對應的其他類別,集合起來又成為一個大類,類似于生物中的“種”和“屬”關系,也就是類別的度量單位。
二、何時要歸納
對于什么時候要歸納,首先大家要把握一個原則:能夠去歸納,盡量去歸納。歸納后的答案不單是分條列點的,而且每個要點以總分形式呈現,看起來非常的整齊,一定程度上也是更優秀的答案。而比較難歸納的時候,一般要歸納的有這么幾種情況:
題干中出現“分類”、“歸納”等字樣;
題干中出現“總結”、“整理”、“層次”、“條理”等詞語;
如何去歸納
歸納在形式上其實就是分類,如何歸納其實結合定義已經比較清楚了,那么我們要把握的其實就是兩點:
符合題目要求。一是題目中可能會要求從哪幾方面去回答;二是給定材料可能會從某幾方面去闡述。
符合分類原則。類與類之間是同屬關系,并且不出現重復;每條分類內容符合該類別。
運用常用分類方法進行分類。比如:兩分法,主體分類法,五位一體分類法,維度分類法等。關于分類方法這里,需要大家進行積累,詳細的有哪些呢,我們在下期的文章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