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16:22:4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說起下文推斷,很多同學會說,不就是看最后一句嗎?這種題型只是選考題,而且很簡單?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看最后一句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只看”就不行。整體把握文段大意,重點分析尾句,尋找話題落腳點,才是做下文推斷題的正確方法。那么話題落腳點究竟怎么找呢?
首先,最后一句首次出現的詞或短語可能就是接下來要講的內容,這也是考察的比較多且比較簡單的一種考察方式。
【例1】曾有新聞報導,一位家長帶著兩個孩子逛商場,兩個孩子從玻璃扶欄上掉下當場死亡,這時家長陷入無限的哀痛和自責中。同樣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提名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片中的人物李,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三個幼子葬身火海,李在事情發生多年后,離開故鄉,一個人住在沒有家具的小公寓里,做著粗重的底層工作,他整日渾渾噩噩,不與人交往,仿佛生活在永遠不會結束的冬天,從心理學上看,他其實患上了持續哀痛障礙。
這段文字是一篇文章的開頭,接下來的內容最可能是:
A.解釋持續哀痛障礙的基本含義
B.分析影片人物的心理特征
【答案】A
通過文段的分析,我們會發現最后一句出現了“持續哀痛障礙”,這是前文沒有的,那么根據這一個我們就可以確定答案為A。
其次,考察相對比較少,比較難的是根據邏輯關系來判定整個文段的話題落腳點,這種考察方式就需要對文段有個整體的了解,如果只看尾句往往會中出題人的全套,選擇錯誤的答案。
【例2】中國的古代城市都有城墻嗎?在人們以往的印象中,古代的城市似乎必然有城墻,尤其是都城,高聳的城墻彰示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城墻的失守往往意味著 帝國的末日。明清北京城、元大都、北宋汴梁城、隋唐長安城與東都洛陽城……這些城內的 里坊格局,外圍的高大城郭,構成了帝國都城最鮮明的物化表征。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的是:
A.帝國都城的發展演變
B.古代都城城墻的作用
C.皇權與城市格局的關系
D.沒有城墻的中國古代城市
【答案】D
這種方式的考察,如果只看最后一句就很容易會選A,但是通過對文段的分析我們會發現,首句設問“中國的古代城市都有城墻嗎?”以及“以往”“似乎”我們可以確定,作者后面的內容還會說到沒有城墻的城市,所以應該選D。
最后,是對應關系,這個只需要我們記住,話題落腳點是問題表述應該擇優選擇解決問題的對策;話題落腳點是對策,同樣接下來的內容要圍繞對策展開,但是不能是對策的同義替換項。
【例3】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2018
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約 1.94 萬億元(按占 GDP 比重 2.15%測算), 研發人員總量預計 418 萬人,這些資源如果得到合理配置,可以實現更大作為。據《2017 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17 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 975.5 億元,占 R&D 經費比 重為 5.5%。雖然規模、強度近幾年在增長,但由于投入強度長期過低,加劇了基礎研究資源配置的功利性,技術源頭缺失問題日益凸顯。未來要實質性地強化基礎研究多元投入體系,提高資源配置及使用效率。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有可能講述的是:
A.我國基礎研究存在的問題
B.如何加強基礎研究多元投入
【答案】B
通過對文段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前文重點論述問題,而最后一句引出對策,所以接下來應該圍繞對策展開,就可以確定答案為為B,而A選項是問題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