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 10:27:1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根據規劃,我國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在此目標之下,要大力推進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的目標要求。對于當下社會而言,首在涵養規則文明。但是從部分群眾高鐵霸座、部分商家惡性競爭、部分干部屢次違紀等現象中可見,“規則文明”依舊任重道遠。因此,應大力推進以法律法規和公序良俗為基礎的規則文明建設。
規則文明需要意識“強烈”一點。“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文明社會的構建還需要規則意識深入人心。生活中,偶有聽聞不文明現象:有高鐵上乘客聲音外放、乘務員勸阻之后反遭謾罵;也有道路上老人躺地碰瓷、向司機索要高額賠償;更有養犬者,不遵守牽繩規則,引發惡犬傷人事件……這一系列的現象折射出社會大眾文明意識的缺失,規則習慣的滯后,其本質是當下社會文明訴求同難以提升的素質素養之間的矛盾。因此,破解社會文明發展桎梏,還需要讓規則意識融入大眾之心,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與“規則”成風化人。
規則文明需要制度“完善”一點。古語有言,政令應有時,制度建設亦要守“時”,方能緊扣時代發展。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諸多新形式、新業態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這也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不斷挑戰著過往規則體系的適用性。其背后,反映的是制度本身的自然屬性“滯后性”,即問題先于制度而產生。這無疑在數字化時代中,產生了諸多制度“真空”現象,尤其是以直播經濟、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新生事物,由于同經濟利益緊密相關,無形之中給違法犯罪以可乘之機,滋生制度空白之下的灰色地帶。所以,不斷與時俱進,完善制度規則,讓規則文明有矩可循,方能行穩致遠。
規則文明需要執行“嚴格”一點。“奉法強者則國強,奉法弱者則國弱”,放眼當下,正如十四五規劃所強調,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構建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法治中國。但近期頻頻發生的“被”字現象,從“被自殺”、到“被殺人”、再到“被上樓”等現象中不難發現,法治政府建設問題依舊任重道遠。而根源在于當下部分政府干部法治思維缺失,并沒有真正將公共權力與政績私利界定開來,甚至存在明知故犯,逾越法治底線的現象。同時,也不難發現,部分地方政府對權力的約束與監督乏力,導致濫用公共權力的行為存在監管上的“真空地帶”。而彰顯規則文明,還需要政府率先垂范,將權力框定在法治范圍內,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在執行上筑牢政府公信力。
“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二字絕不僅僅是某個人的事,需要全社會、各主體,集聚合力,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斷縮小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發展差距,共同推進現代社會文明,助力社會文明程度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