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13:40:30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主旨觀點題是行測備考中繞不開的重要一環,剛開始接觸的時候愁白了一眾少年頭,因為都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的“哈姆雷特”卻又偏偏不是那個“真王子”。等準備一段時間后會發現,這個題型并不難,只要掌握“套路”,就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而這個“套路”很多時候就是文段類型,不同文段類型對應不同重點。
有些時候題干會給出一些可以敏感的詞匯,比如轉折詞、因果詞、并列詞等,那絕對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因為可以快速鎖定文段重點。但是,天上掉餡餅,地上有陷阱,看似簡單的“送分題”,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掉坑里。比如因果文段。如果文段出現了因果詞,因果詞還在靠近結尾處,那么很多小伙伴都會直接把因果詞之后的內容作為重點,比如這道例題。
【例1】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常常是食而無味,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 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鹽吃多了會加重腎的負擔,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 5 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他咸食。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老年人飲食要多加青菜
B.老年人飲食品種要齊全
C.老年人飲食要注意清淡
D.老年人飲食要注意質量
【華圖解析】C。我們來看文段,第一句指出老年人味覺功能減退導致鹽吃得多,這可能會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第二句承接上文,用“因此”表明作者觀點,既然老年人鹽吃多了不好,那就要控制鹽的攝入量,同時少吃醬肉等咸食。那么,這段文字的主要觀點就是最后一句話,也就是老年人應該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少吃咸食。A項中的“多加青菜”原文沒涉及,排除;B項的“品種齊全”,原文沒提到,不當選;C項說老年人要清淡飲食,直接體現了作者所說老年人飲食要少鹽、少咸的觀點,保留;D項的“飲食質量”表述不明確,未直接體現作者觀點,排除。故選擇C選項。
通過這道題大家會發現,既然是因果文段,那么“果”就是在“因”的基礎上得出來的,果就應該是重點,但是因果文段有特殊情況,比如下面這道題。
【例2】縱觀各國貨幣發展歷史,貨幣國際化雖然給所在國帶來一定風險,但遠遠低于帶來的好處。從老百姓的角度看,本國貨幣的國際化程度高,就意味著在出國旅游、消費、留學的過程中可以較為便利地用本幣進行支付,不必經過繁瑣的匯兌程序;從政府的角度看,國際貨幣發行國可以通過發行本國貨幣為國際赤字融資,相當于對別的國家征收了“鑄幣稅”,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都“爭先恐后”地走向國際化。
這段文字意在:
A.揭示促使貨幣國際化的原因
B.說明實現貨幣國際化的結果
C.提醒貨幣國際化潛藏的危險
D.剖析貨幣國際化的實現途徑
【華圖解析】A。第一句說貨幣國際化帶來的風險遠低于好處;第二句從老百姓和政府兩個角度說明貨幣全球化確實會帶來很大的好處;最后一句繼續前文話題,既然貨幣國際化好處多,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都在國家化。這道題也有明顯的因果詞,但是進行對比會發現,上一題因果詞之后說的是對策,而本題因果詞之后是進行事實描述,所以兩道題的重點并不一致,上一題重點在“果”,這一題重點在“因”,也就是貨幣國際化的原因,故本題選A。
同樣是因果文段,兩道題重點為什么不一致呢?因果文段本質是議論性文段,是針對議論對象表達觀點,重點在于觀點,主旨題中絕大部分題型就是如此。“果”的部分如果是觀點,那它就是重點;若是“事實”,那它就不是觀點,此時重點在于“因”,即事實存在的原因。
小伙伴們以后遇上因果文段,一定要判斷清楚因果詞之后是觀點還是事實,以防掉進“坑”里面。
上一篇:2025甘肅省考行測判斷推理:評價型搞不定?選項分析幫你不丟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