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言語理解中,推斷下文題雖然考查的數量不多,但整體難度也逐年增加,這就需要同學們在解題時掌握一定方法來準確解題。一般情況下,大家做這類題目的時候都習慣性依據尾句解題,但是總會出現有些題目做不對的現象。這是因為通過尾句只能解決部分題目,還有一些題型如果只關注尾句是沒法正確地推斷下文的。這時候就需要我們關注整個題干的行文脈絡,通過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來選出正確選項。今天華圖教育就通過一道例題來分析一下,如何通過行文脈絡解出推斷下文內容。
【例題】規;枪I現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國農業發展是否適應大規模農業生產模式還值得商榷。美國多年的大農場生產方式已經證明,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會造成農業生態環境退化、生物多樣性被破壞,進而影響到糧食安全。當前,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1.52畝,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5%,更遠低于美國的人均水平,所以美國的大農場模式并不一定適合中國的發展。同時,我國農業現代化起步較晚,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無論是在農業科技還是經營管理方式上還存在一定差距,現代化的“步子”驟然邁得太大,很有可能造成上下層“脫節”。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說的是:
A.農業改革不應操之過急,而應穩扎穩打
B.發展大規模農業生產模式應吸取國外教訓
C.農業生產的規;瘧矿w裁衣、因地制宜
D.生產環節的脫節是農業規;l展的瓶頸
【華圖解析】答案選C。文段首先提出中國農業發展是否適應大規模農業生產模式值得商榷的問題,接著從兩個方面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美國大農場模式存在弊端,且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有限,不一定適合大農場模式;我國農業科技及經營管理方式均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不宜“步子”邁得太大。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行文思路,下文最有可能延續首句的問題,提出解決中國農業規;瘑栴}的思路。C項的“量體裁衣、因地制宜”與此相符。A項未提到農業規;l展問題,排除;B項的“吸取國外教訓”文段已有相關論述,不應在下文重復,排除;D項把“瓶頸”歸結于“生產環節的脫節”,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
通過上述例題可知,在做承接敘述題時,考生不僅要關注尾句話題一致,還要關注作者隱含的傾向和文段整體的行文。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根據題目設置的不同情況靈活運用解題技巧。
以上是《行測指點:推斷下文題不能只抓“尾巴”》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華圖教育兔小妹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