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國家公務員考試 > 試題資料 > 2025國考行測:楚漢相爭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

2025國考行測:楚漢相爭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2024-08-05 14:05:46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楚漢相爭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象棋中的 “楚河漢界” 源自于這段歷史

  B. 成語 “破釜沉舟” 源于楚漢相爭中的一場戰役

  C. 琵琶曲 《十面埋伏》 反映了楚漢垓下決戰的情形

  D. 詩句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以此為題材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楚漢相爭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楚漢之爭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漢王劉邦兩大集團 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最終,楚漢之爭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 告終。成語“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 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該成語源自項羽與秦之間的巨鹿之戰。該戰中,項羽破釜沉舟,向兵卒表示要死戰到底。最終項羽打敗秦將王離,各路諸侯臣服。故“破釜沉舟” 與楚漢相爭無關。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秦末楚漢爭霸時期,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徐州)大敗漢 軍,劉邦退到黃河南岸重鎮滎陽,楚軍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僵持。后劉邦派韓信抄斷楚 軍后路,項羽軍隊補給不足,無奈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 為漢,以東為楚。此即“楚河漢界”的由來。

  C項: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國琵琶大曲,同時也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樂曲描寫了楚漢 戰爭垓下決戰的情景。漢軍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項羽自刎于烏江,劉邦取得勝利。其樂曲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現出了項羽被大軍包圍時走投無路的場景。

  D項:楚漢相爭中,項羽兵敗后不愿偷生而自刎于烏江。“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 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絕句》,這兩句稱贊項羽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寧愿戰死也 不茍且偷生。詩人通過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茍且偷生的無恥行徑

 

以上是《2025國考行測:楚漢相爭在我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shirui)
聯系方式

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號:htjy420
驗證信息:國考
報考問題解惑,貼心的報考指導

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gshtjy
驗證信息:國考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公考資訊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