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3 14:26:38 國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領資料
微信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申論考試中有這么一類題目,出題形式是要求考生進行分析、反思、分析說明等某個答題要素,這個要素可以是原因、影響,也可以是啟示、變化等,一般會有分析透徹全面等要求。這類的題目我們將其歸類到綜合分析中的要素分析題型當中。通常這類題目的難易程度不一,有些題目中分析只需要進行簡單概括,而有些題目卻要求考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一過程中就需要體現考生強大的分析能力。
因此,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可以總結為先概括,而后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推斷。這里所謂的概括是指將材料中已知確定的,與答案要素相關的內容進行整理,但推斷的要求更高一些,是指從材料中已知確定的內容中進行合理推斷,也就是說推斷出來的內容很可能是未知的,即材料中不那么顯而易見的,這就是一個由表及里的過程,從而以體現考生對該問題的全方位認識。
一般而言,推斷可以有兩種形式:一是通過問題、原因、對策三個要素相互轉化得出;二是通過對比推斷各類要素。
第一種情況進行推斷,如2018年北京試卷中的題目:分析導致我國現代建筑普遍能耗較高的主要原因。該材料中有一句話“為此,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及標準體系,很有必要。”很明顯指向對策,但再結合材料上文中描述了許多國家都在積極制定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目標和技術政策,建立適合本國特點的超低能耗建筑標準及相應技術體系等案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做是因為“我國缺乏符合國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術及標準體系”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又恰好可以成為題干中“導致我國現代建筑普遍能耗較高的原因”。這里就體現了問題、原因、對策三個要素相互轉化。
而通過對比推斷各類要素時,可以是不同主體進行同一方面的對比,如2018年山西縣級:分析H企業和S企業發展成功的原因;也可以是同一主體進行不同方面的對比,如2019年國考地市級:分析小吳發生了哪些變化,使得村民們對她的稱呼從“那個大學生”變成了“小吳”。這都需要考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對比,從而推斷出答案。
在申論考試中,這種推斷分析的思維能力其實不止在要素分析類題目中會有涉及,在其他題目中也是需要的,而未知的東西恰恰是考生難以看出的。所以在備考的時候,老師還是建議大家多去鍛煉分析能力,多做題,揣摩出題人的意圖。
【禮包】:2025版國家公務員考試教材公考全攻略|公考學習計劃
【圖書】:2025版公務員考霸筆記6本套|名家講義|刷題套裝|微魔塊教材|圖書集合
【網絡課程】:2025年國考公考學習本|悅享“伴學”班|刷題班|批改訓練營
【筆試課程】:2024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課程體系
以上是《2025國考申論備考技巧:綜合分析備考-淺談要素分析》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省考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