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 > 備考技巧 > 公共基礎 >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12.2)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12.2)

2024-12-02 11:39:08 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sydw/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文章頁領取備考干貨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導讀】華圖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華圖發布: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12.2)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 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專屬客服答疑
試題-在線?
備考資料領取

  一、單選題

  1. 下列歷史事件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僦醒爰t軍開始長征

 、谕藭谌毡緰|京成立

 、勐宕〞h的召開

 、鼙毖蠛\娬匠闪

  A.④①②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①③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①:中央紅軍長征時間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開始長征的時間為1934年10月。

 、冢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召開成立大會,到會者約有100人,除甘肅尚未派留日學生外,其余關內17省均有人參加。

 、郏1937年8月22日至25日,洛川會議召開,洛川會議提出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埽罕毖蠛\娪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在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一支。

  依據時間順序依次為④②①③。

  因此,選擇D選項。

  2. ( )最初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屢遭清政府的鎮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它把斗爭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洋務運動

  D.保路運動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義和團的基本群眾是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最初,他們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屢遭清政府鎮壓。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義和團把斗爭的矛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1900年6月,義和團在得到慈禧太后的招撫和默許后,大量涌入北京。

  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太平天國運動是清朝咸豐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間,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云山、韋昌輝、石達開等組成的領導集團從廣西金田村率先發起的反對清朝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農民起義戰爭,是19世紀中葉中國最大的一場大規模反清運動。1864年,隨著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的陷落,標志著運動失敗。A項排除。

  C項: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以“自強”“求富”為口號利用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清王朝的統治。C項排除。

  D項:保路運動又稱鐵路風潮。1911年5月清政府皇族內閣頒布“鐵路干線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收歸“國有”,任命端方為督辦粵漢川漢鐵路大臣,并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D項排除。

  3.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是中國古代史上繼王莽新政之后又一次規模巨大的政治變革運動。王安石變法的內容不包括:

  A.連坐法

  B.保甲法

  C.均輸法

  D.青苗法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王安石變法,是北宋宋神宗時以王安石為首的改革派的一次政治改革。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變法的主要內容有:一、機構改革制,置三司條例司、市易法、保甲法;二、改革稅賦,方田均稅法、均輸法、青苗法、募役法;三、新修水利;四、軍隊改革,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監法;五、改革科舉,三舍法、貢舉法。其中,沒有連坐法。連坐法是指因一人犯罪而使與犯罪者有一定關系的人連帶受刑的制度。據史籍記載,早在中國奴隸制社會就已經出現了連坐。

  因此,選擇A選項。

  4. 下列歷史事件時間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牧野之戰-長平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

  B.安史之亂-八王之亂-玄武門之變-土木堡之變

  C.文景之治-焚書坑儒-開元盛世-鄭和下西洋

  D.商鞅變法-齊桓公稱霸-勾踐滅吳-三家分晉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牧野之戰發生于商周時期(公元前1046年);長平之戰發生于戰國末期(公元前262年);赤壁之戰發生于三國時期(公元208年);淝水之戰發生于南北朝時期(公元383年左右),A項正確。

  因此,選擇A選項。

  【拓展】B項:安史之亂發生于唐代中期,八王之亂發生于西晉,玄武門之變發生于唐初,土木堡之變發生于明代。B項錯誤。

  C項:文景之治發生于西漢初期,焚書坑儒發生于秦朝,開元盛世發生于唐初,鄭和下西洋發生于明代。C項錯誤。

  D項:商鞅變法發生于戰國中期,齊桓公稱霸發生于春秋初期,勾踐滅吳發生于春秋后期,三家分晉發生于春秋末期。D項錯誤。

  5. 公元383年,東晉與前秦之間發生了(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號稱八十余萬(實則二十多萬)的前秦軍,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侵擾,為江南地區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A.赤壁之戰

  B.巨鹿之戰

  C.馬陵之戰

  D.淝水之戰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淝水之戰,是公元383年東晉和前秦之間發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的一場戰爭。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余萬(實則僅二十多萬)的前秦軍。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后秦和后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南部。淝水之戰使得北府兵聲威大震,謝玄、謝安、謝石等人也憑借此戰留名青史。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借此機會收回權力,成為東晉唯一掌握皇權的皇帝。D項正確。

  因此,選擇D選項。

  【拓展】A項: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也是繼闔閭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赤壁之戰中,孫權、劉備在強敵進逼關頭結盟對敵,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此戰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A項排除。

  B項: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后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現屬邢臺市平鄉縣地區)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B項排除。

  C項:馬陵之戰,是戰國時期魏、齊兩國之間發生的一場戰役,號稱戰國三大戰役之一,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戰例,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制造假象,誘其就范,使戰局始終居于主動地位。經此一戰魏國元氣大傷,失去了霸主地位。C項排除。

  二、多選題

  6.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及仆從國與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下列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說法錯誤的有: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變,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

  B.凡爾登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

  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形成了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為標志的新的國際秩序

  D.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是戰敗方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世界歷史知識并選錯誤項。

  第二步,A項:九·一八事變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侵占東北的事件。九·一八事變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發動的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企圖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端,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的序幕。說法正確,A項排除。

  B項: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說法錯誤,B項當選。

  C項: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是一戰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說法錯誤,C項當選。

  D項:軸心國,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結成的法西斯國家聯盟,領導者是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及與他們合作的一些國家和占領國,屬于戰敗方,說法正確,D項排除。

  因此,選擇BC選項。

  7. 下列對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黃麻起義——廣州起義——百色起義

  B.香港海員大罷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C.八七會議——古田會議——遵義會議

  D.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

  【答案】BCD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B項:香港海員大罷工發生在1922年1月,香港海員為反對英帝國主義壓迫、爭取改善待遇舉行罷工斗爭,這是中國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的起點。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發生在1922年9月14日,在共產黨人劉少奇、李立三等的領導下,一萬七千多工人英勇斗爭,迫使路礦當局承認工人提出的大部分條件,18日罷工取得了勝利。安源路礦罷工的勝利,顯示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發生在1923年2月,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上一次偉大的政治斗爭。它為中國職工運動開辟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工人運動從要求改良生活的經濟斗爭轉向爭取自由的政治斗爭。B項正確。

  C項: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后,于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的緊急會議,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思想。古田會議發生在1929年12月下旬,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在福建上杭縣古田村召開,史稱古田會議。遵義會議發生在1935年1月,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治。C項正確。

  D項:淞滬會戰開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后,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于長期作戰,而在上海采取主動反擊的戰役。徐州會戰發生于1938年1月-5月,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云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御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余人,史稱之為臺兒莊大捷。武漢會戰發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D項正確。

  因此,選擇BCD選項。

  【拓展】A項:黃麻起義發生在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余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秋收起義發生在1927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湖南、江西兩省邊界領導發動農民武裝起義,開辟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為后來各地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百色起義發生在1929年12月,是由鄧小平等同志在廣西百色組織領導的武裝起義。百色起義建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這是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的影響和鼓舞下,中國共產黨在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光輝實踐。A項錯誤。

  8. 新文化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前所未有的啟蒙運動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被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下列關于新文化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有:

  A.1915年9月15日,李大釗在北京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拉開序幕

  B.初期的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是擁護“德先生和賽先生”,即提倡民主和科學

  C.蔡元培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

  D.魯迅發表的白話小說《朝花夕拾》,對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無情鞭撻,樹立了把文學革命的形式和內容相結合的典范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A項:《青年雜志》是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創刊的一本雜志,由陳獨秀創辦。A項錯誤。

  B項:新文化運動是20世紀初中國一些先進知識分子發起的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其基本口號是擁護“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學。B項正確。

  C項: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擔任北大校長期間實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北大成為當時全國思想活躍、學術興盛的最高學府,培養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C項正確。

  D項:魯迅發表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禮教進行了血淚控訴和無情鞭撻,樹立了把文學革命的形式和內容相結合的典范。D項錯誤。

  因此,選擇BC選項。

  三、判斷題

  9. 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解放南京。宣告了國民黨統治的覆滅。( )

  A.正確

  B.錯誤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1949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強渡長江,發動渡江戰役。23日,南京解放,宣告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滅亡。

  因此,本題正確。

  10.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對圓明園大肆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

  A.正確

  B.錯誤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中國歷史知識。

  第二步,第二次鴉片戰爭起止時間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對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進行了大肆搶劫,之后又放火燒毀,大火燒了三天三夜。

  因此,本題錯誤。

  【拓展】第一次鴉片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屈辱史的開端。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喬治·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鴉片戰爭開始。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并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并促進了小農經濟的解體。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推薦閱讀——

  招聘公告--2024甘肅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日歷

  考試報名--報名問題咨詢

  備考指導--每日刷題練習|?季毩

  課程推薦--2025甘肅事業單位圖書教材|面授課程

——相關閱讀——

以上是《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每日一練(2024.12.2)》的全部內容,更多資訊請繼續查看:甘肅事業單位考試網(http://www.naichajmpt.cn/)

(編輯:九茶汐子)
聯系方式

華圖教育兔小妹

微信號:htjy420
驗證信息:事業單位
報考問題解惑,貼心的報考指導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gssydwzp
驗證信息:事業單位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事考資訊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