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看到很多的大學畢業生其實感慨頗多,他們風華正茂,他們意氣風發,但是所謂的優勢也會存在短板,例如缺乏經驗以及對未來比較迷茫?赡芎芏啻髮W生報考了國家公務員考試,但僅僅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并未做充足的準備。那我想這則新聞或許會讓大家重新思考每一次機會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年輕人的重要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些話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面對國家公務員考試,其實在開始的階段我們不僅要考慮筆試的問題,其實關于面試也應該提上日程,因為申論的學習和面試關聯度很大,可以互相提升。
一、心態層面:相對于筆試,面試難度更大。為什么這么說?一來筆試可以獨立思考,思考的時間比較充分,而面試是短時間內迅速反應,快速應答;二來筆試靠的是寫,面試考的是表達,而且在很多陌生人注視下從容應答其實是很考驗考生的心理素質的;三來面試并非是隨心所欲的表達,而是需要足夠的知識底蘊以及對社會熱點國家大事的充分關注才能夠贏得考官的認可,畢竟考官們年紀相對較長,社會閱歷豐富,對社會對民生持續關注,并非是幾句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或者憑借幾個名言警句就可以糊弄的。
二、知識儲備:一方面大家在學習申論的過程中要注意對于申論材料以及申論熱點的學習,另一方面要注重對于新聞熱點的持續關注以及了解專家們的一些評述。這些可以從哪里積累呢?給大家推薦幾個渠道:人民日報評論,大家可以養成每日瀏覽人民日報的好習慣,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國家發生的熱點事件,不但對于常識、申論有幫助,對于未來的面試更是大有裨益,像《任仲平》的相關文章建議大家可以直接背誦,每句話都是字斟句酌,篇篇均為佳作;另外新華網也非常值得大家關注,尤其是新華時評,都是一些熱點事件的重要評述,對于我們養成正確的對事件的觀點非常有益;還有《半 月談》也是非常不錯的積累素材的來源,當然《學習強國》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重點關注相關的評論。除此以外,也可以有其他渠道,例如每天看《新聞1+1》,《新聞聯播》,關注一些微博名人的答題分享等都是很好的素材來源。
語言表達:面試畢竟是要靠我們面對考官流暢且有邏輯的表達來贏得考官的青睞,所以如何把學到的知識能夠準確表達出來尤為重要。我也曾見到過腹中懷有萬千書,張嘴卻無片字語的考生,這對于面試來說是最致命的。所以關于表達層面的訓練分為兩個維度:一方面是敢于表達;二是邏輯清晰言之有物。先來說敢于表達,就是要相信自己,從內心認可自己的觀點同時做到心理素質過硬,即便泰山崩于前而能泰然處之,當然這就需要一遍又一遍的訓練,可以通過給自己錄像來練習。接下來說說邏輯清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結構層面做到總-分-總,在具體闡述層面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要做到言之有物需要建立在對之前所掌握內容的充分思考以及整理凝練上,多思考多分析,給出自己理性客觀的想法。
總之,在國考面試中能成功的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我想只要肯努力,掌握正確的方法,你也會是別人眼中那個閃閃發光的優秀的人。
——相關閱讀——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