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分校

您當前位置:甘肅人事考試 > 甘肅公務員考試 > 試題資料 > 行測真題 > 2025年甘肅省考行測備考指導:言語理解順承結構文段

2025年甘肅省考行測備考指導:言語理解順承結構文段

2025-02-21 10:49:0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專屬客服答疑
試題-在線?
備考資料領取

  行測題目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有一類題目主要考察對文段主旨的概括,其中,有一類具有順承結構的文段,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類文段的行文特征以及對主旨的歸納概括如何進行。

  順承結構的文段,顧名思義,是整個文段在行文過程中按照時間順序或者事理邏輯順序展開論述,因此文段會有一些較明顯的時間順序標志詞或者事理邏輯順序的標志詞出現。具體示例如下:

  1.時間上的標志詞:3000年前……2000年前……現如今……、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唐……宋……元……明……清等有時間發展順序的詞語。(此處不窮舉所有,類似有時間發展順序的詞語均可)

  2.事理邏輯上的標志詞:首先……然后……再者……最后等詞語。(此處不窮舉所有,類似有邏輯發展順序的詞語均可)

  閱讀一個文段,如果發現全文是按照上述結構行文的,可以認為是具有順承結構的文段,那么整個文段中某物按照時間順序發展的過程或者某物按照事理邏輯順序的發展流程為文段主旨,理解主旨時需要做到全面、準確概括文段。接下來我們通過兩道例題看看此類題目具體如何做。

  例1:金魚實際上是一類人工馴養的鯽魚。大約2000年以前,中國的古人就開始養殖銀鯽作為食物和觀賞魚,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因突變和人工選擇使銀鯽身上出現了橙、紅、黃等顏色,改變了其沉悶乏味的形象,也造就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多姿多彩的金魚。17世紀的時候,金魚傳到歐洲,并于19世紀50年代傳到美國。

  這段話主要介紹了:

  A.金魚的演進 B.金魚的特點

  C.金魚的用途 D.金魚的養殖

  【答案】A。華圖解析:由時間軸“大約2000年以前,中國的古人開始養殖銀鯽→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因突變和人工選擇使銀鯽身上出現橙、紅、黃等顏色→17世紀,金魚傳到歐洲→19世紀50年代傳到美國”可知,文段出現了較明顯的時間順序標志詞,主要介紹的是金魚由最初的銀鯽演變為觀賞性魚類并流傳的過程,A項“演進”最能全面概括這一過程;B項“特點”只有第二句話有體現,無法概括全文,排除;C項“用途”也只有第二句話作為食物和觀賞魚可得出,無法概括全文,排除;D項養殖可以從第一、二句得出,仍無法概括全文,排除。故答案為A。

  例2:中央氣象臺進行天氣預報,先用計算機解出描述天氣演變的方程組,“算”出來未來天氣。天氣預報員通過分析天氣圖、氣象衛星等資料,再根據經驗的累積,做出未來3-5天的具體天氣預報。每天上午8點,中央氣象臺聯網各地氣象臺,進行天氣會商,首席預報員把大家的預報意見匯總后,對未來天氣的發展變化做出預報結論。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的是:

  A.我國“未來天氣”預報是怎樣做出來的

  B.中央氣象臺用高科技的手段觀測天氣

  C.人工分析預報在天氣預報中無可替代

  D.天氣預報是科學家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答案】A。華圖解析:由“先……再……匯總后……作出結論”可知,文段出現了較明顯的事理邏輯順序標志詞,整個過程都是圍繞“未來天氣預報”展開,用三句話概述了天氣預報的過程,A項可以全面概括全過程;B項只提到了第一步,不能全面概況文段內容,排除;C項主要強調“人工分析”在天氣預報中的重要性,偏離文段強調的重點;D項中“科學家”沒有在文中出現,更無法概括文段內容。故答案為A。

  ——推薦閱讀——

  信息匯總:2025年甘肅省考公告|職位表|歷年分數線

  備考資料:省考教材+試題四本套|時政熱點匯總

  輔導課程:大咖悅享“伴學班”|25省考試聽課|在線咨詢

 
(編輯:九茶汐子)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在線客服×

聯系我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