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16:57:39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教師招聘高中地理《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說課稿,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說教材
《水循環的過程及類型》選自人教版(2019版)地理1第三章第一節《水循環》這一節中的第一個框題。教材首先是以文字的形式解釋了水循環的概念,然后按照發生領域的不同分為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并結合圖3.2《水循環示意》圖對水循環的過程和環節這一重點知識進行了介紹,最后安排了活動“認識砂田影響的水循環環節”引出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這一難點。從而讓學生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教材通過文字說明、地圖和活動探究的方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注重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
課程標準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是:“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過程及其地理意義”。這條課標要求學生能夠繪制水循環示意圖,建立水循環各環節之間的聯系,將感性知識和直觀圖像逐步歸納為水循環模型。根據本條標準,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道水循環的類型并準確說出水循環的基本環節,能用地理專業術語準確描述水循環的過程。
2.通過繪制水循環的示意圖,掌握水循環的過程和基本環節,提高繪圖、析圖能力。
3.能夠正確認識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樹立人地協調觀。
根據課標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分別是水循環的過程和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二、說學情與教法
高一學生有一定的地理學習方法,能夠進行適當的自主學習。在知識的掌握上,地球上的水這一知識對學生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到各種水體。但是他們不能從轉化的角度去理解,且這一部內容屬于全球尺度的地理現象,學生理解起來會比較抽象。因此,我會采用直觀式教學和情境教學法,通過播放水循環動畫視頻以及繪制水循環示意圖的方式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水循環的過程和基本環節。除此之外,學生對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還不能完全進行自主分析,且讀圖分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維還有待提高,所以我將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提供的活動探究,從而解決這一難點。
三、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我將采用詩詞導入的形式,引用李白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設置懸念“黃河的水真的回不來了么”來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從學生所熟知的詩詞出發,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設置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概念、類型
我會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找到水循環的概念和類型。拋出兩個問題:(1)什么是水循環?(2)水循環發生的領域都有哪些?分為哪幾個類型?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生活實際說出水循環的概念和發生領域。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得出:根據發生領域的不同將水循環的類型總結為:海上內循環、陸上內循環、海陸間循環。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自學的方式能夠鍛煉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時還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交還給學生。
2.過程
首先,我會播放海陸間循環的flash動畫,讓學生自主觀看并思考:(1)海陸間循環包括哪些主要環節?(2)用自己的話描述一遍海陸間循環的具體過程。學生直觀感受水循環的動態過程,并結合教材文字描述海陸間循環。在這里教師需要進行指導總結,關注學生描述過程中對基本環節的表述是否規范。
然后,教師展示圖3.2《水循環示意》圖,引導學生探究海上內循環和路上內循環的過程。提問:(1)與海陸間的循環相比,海上內循環和陸上內循環有哪些主要環節呢?(2)參與水量最多的是哪個水循環類型?學生結合水循環示意圖以及教材文字進行同桌兩人的之間的交流。
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出水循環的過程為:地球上的各種水體,在太陽輻射作用下大量蒸發,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發(蒸騰),或沿地面流動形成地表徑流,或滲入地下形成地下徑流。兩者匯集成河,最后又返回海洋。其中蒸發和降水是水循環最基本的環節。
【注意事項】在總結水循環的過程中,要讓學生全面、系統、動態地分析水循環的過程,避免將各個環節割裂開來,樹立綜合思維。
3.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
我會展示圖3.4《砂田和裸田的蒸發量》和圖3.5《4月末種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組織學生進行活動探究:認識砂田影響的水循環環節。討論以下三個問題:
(1)分析砂石覆蓋層對水的下滲的影響。
(2)讀圖3.4,比較砂田和裸田蒸發量的差異,說明砂石覆蓋層對蒸發的影響。
(3)讀圖3.5,比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歸納砂田影響的水循環環節及其作用。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水循環的基本環節進行思考,并選出小組代表進行結論分享,最后綜合各方想法,得出結論:水循環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都會通過改變水循環的一個或某幾個環節,使水循環過程發生變化。人類活動影響最大的水循環環節是地表徑流,主要表現是南水北調、修建水庫等。
【設計意圖】人類活動對水循環環節的影響是本節課的難點。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因此設置小組討論,進行合作探究,一方面能夠集思廣益,另一方面讓學生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
環節三:鞏固提高
在新課教學完之后,我會組織學生繪制簡單的水循環示意圖。以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同時加深對水循環過程和基本環節的記憶和理解。
【注意事項】繪制水循環示意圖時教師也需要在黑板上進行繪制,并做好指導,強調水循環基本環節的名稱和箭頭的方向。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
作業:查找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水土流失等相關資料,了解人類活動對水循環各環節的影響。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四、說板書設計
(編輯:阿正)上一篇:教師招聘小學音樂《牧童》說課稿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