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14:28:09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教師招聘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招聘網發布: 2023年教師招聘考試備考:班杜拉社會學理論的主要觀點,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班杜拉生平簡介
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新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現任斯坦福大學心理學系約丹講座教授。他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是在與傳統行為主義的繼承與批判的歷史關系中逐步形成的,并在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幾乎平分心理學天下的當代獨樹一幟,影響波及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臨床心理治療以及教育、管理、大眾傳播等社會生活領域。
二、社會學習理論基本概述
班杜拉認為兒童社會行為的習得主要是通過觀察、模仿現實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來完成的。任何有機體觀察學習的過程都是在個體、環境和行為三者相互作用下發生的,行為和環境是可以通過特定的組織而加以改變的,三者對于兒童行為塑造產生的影響取決于當時的環境和行為的性質。并據此提出了著名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包含觀察學習,自我效能,行為適應與治療等內容。他把觀察學習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動作復現、動機四個階段,簡單地說就是觀察學習須先注意榜樣的行為,然后將其記在腦子里,經過練習,最后在適當的動機出現的時候再一次表現出來。并于 1977 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個體對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滿意結果的預期。他認為個體對效能預期越高,就越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四點影響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和情緒的喚起。
班杜拉理論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外延,他區分了人類學習的兩種基本過程,即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提出了觀察學習是人類間接經驗學習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學習者中,他的社會學習理論進一步發展了傳統的強化理論,并且以教育有著重要的價值和實踐意義。按照班杜拉的理解,對于有機體行為的強化方式有三種:一是直接強化,即對學習者作出的行為反應當場予以正或負的刺激;二是替代強化,指學習者通過觀察其他人實施這種行為后所得到的結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指向;三是自我強化,指兒童根據社會對他所傳遞的行為判斷標準,結合個人的理解對自己的行為表現進行正或付的強化。自我強化參照的是自己的期望和目標。
其社會認知理論內容具體如下:
1.觀察學習概念、實驗及其分類
概念:觀察學習是指人通過觀察他人(榜樣)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習得新行為的過程。在觀察學習中,觀察學習的對象稱為榜樣或示范者。
實驗:“波波玩偶”,通過班杜拉的這一實驗,驗證了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是通過模仿成人攻打波波玩偶獲得的,進而驗證了觀察學習理論。(具體實驗,希望考生應查找相應資料)
觀察學習可分為三類:
(1)直接的觀察學習:它是對示范行為的簡單模仿。(例如:某個孩子聽見老師說什么,他也直接說什么)
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為直接的觀察模仿學習(選擇題考點)
(2)抽象性觀察學習:它是指觀察者從對他人行為的觀察中獲得一定的行為規則或原理,從而能根據這些規則或原理表現出某種類似的行為(例如:青少年看了槍戰暴力片,他以后就可能在學校、社會對同學或他人表現出類似的攻擊行為)
(3)創造性觀察:指觀察者通過對各個不同榜樣的行為特點進行新的組合,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行為方式。(例如:孩子從父母、老師及小伙伴那里獲得了不同的行為特點,最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行為風格)
2.觀察學習的過程:(此知識點為簡答題考點,請你簡述觀察學習的過程。)
班杜拉認為,新行為的習得過程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包括注意、保持、動作再現和動機作用四個具體過程。
(1)注意過程:即觀察者注意對知覺榜樣情景的過程。
(2)保持過程:即觀察者記住從榜樣情景了解的行為,以表象和言語形式將他們在記憶中進行表征、編碼以及存儲。
(3)動作再現過程:即觀察者將頭腦中有關榜樣情景的表象和符號概念轉為外顯的行為。
(4)動機過程:即觀察者因表現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激勵。
(激勵是有好有壞的,是否再次表現出觀察的行為和觀察者受到激勵的好壞相關)
接下來結合常見的考題,我們將這部分內容進行相應的鞏固。例如:
1.有老師發現,經常欺負同學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具有攻擊行為,說明孩子通過( )學到了攻擊行為。
A.發現學習 B.觀察學習 C.體驗學習 D.接受學習
答案B.觀察學習。本題考察的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觀察學習即是觀察者通過對他人的觀察和模仿獲得某種行為。題干中的學生正是通過對父母的攻擊行為的觀察和模仿才形成欺負其他同學的現象。故選擇B項。
2.觀察學習的過程包括( )
A.注意過程 B.再現過程 C.保持過程 D.動機過程
答案ABCD。本題考察的是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的過程,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復制(再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故本題選擇ABCD。
(編輯:shirui)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