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1 16:49:53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教師招聘小學道德與法治《濃濃鄉土情》說課稿,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濃濃鄉土情》是人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第三課,本課的主要內容是由于受不同地理環境的影響,各地方的文化生活、過去的老房子、飲食習俗等都各不相同,都各具特色。
通過考察和探索家鄉文化生活、老房子和飲食習俗等,學生逐步具備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感受家鄉文化的豐富多彩,激發熱愛家鄉的熱情。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能夠參與活動,對家鄉已經有了簡單的認識和了解;但是,學生的無意注意仍起著主要作用,且對于家鄉的認識還不能從文化層面上去認識家鄉的文化生活、飲食習俗等是受地理環境影響,不能很好的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所以,本次課程我將通過讓學生考察和探究,以活動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廣泛收集和處理信息,學會歷史的、地理的視角去了解和認識家鄉。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感受家鄉的可愛,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能力與方法目標】
考察和探索家鄉的老房子、飲食習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與氣候、地形、歷史之間的關系。
【知識目標】
了解家鄉的文化生活、過去的老房子、飲食習俗等,認識具有家鄉特色的地域文化特點,進一步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
了解家鄉的文化生活、過去的老房子、飲食習俗等,認識具有家鄉特色的地域文化特點,進一步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
【難點】
考察和探索家鄉的老房子、飲食習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與氣候、地形、歷史之間的關系。
五、說教學方法
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樂于交流的學習特點,本堂課中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活動教學法、探究法、情景體驗法、談話法、講授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主要談談對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環節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新課導入環節,在這一環節我將采用談話導入法,具體做法如下:
同學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歷史,我國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些文化都是由各個地方的人用智慧創造出來的。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發現各個地方的文化特色,發現家鄉的足跡《濃濃的鄉土情》。
環節二:新課講授
1.家鄉文化采風
在上課之初,我將組織學生舉辦家鄉文化節,讓學生展示自己家鄉的文化風采。先讓學生用自己的家鄉話跟大家問好;其次,組織學生用家鄉話介紹家鄉的民俗活動并翻譯成普通話;然后,表演或展示家鄉的歌舞、戲曲或手工藝術品等;最后,比較自己家鄉文化與其他地區文化的異同,并歸納特點,用競猜的形式初步感受家鄉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學生通過網上或文獻查閱資料、采訪家人或一些老人收集家鄉文化,如家鄉話、歌曲或戲曲、手工藝品、民俗活動等。
第一輪:學生用家鄉話問好。學生可能會用東北話、粵語、客家話、閩南語等向同學問好,由于地方特色,可能也會產生一些笑話,這時我會適時引導學生,家鄉話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有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的影響,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語言,要尊重文化特色。
第二輪:介紹民俗活動。我會預設學生作如下介紹,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學生的介紹并結合學生的介紹做相應的補充。
A:我是云南彝族人,我的家鄉每年都會過火把節(又叫東方的狂歡節),每年到這一天晚上,村里的人都會聚在一起載歌載舞。
B:我的家鄉在內蒙古,每年七、八月份牲畜肥壯的季節都會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來慶祝一年的豐收。
……
第三輪:介紹著名的文藝節目或手工藝品。對于一些學生而言,能舉的例子可能并不多,我會結合學生所在的家鄉做相應的補充,比如:
A:我的家鄉在黑龍江哈爾濱,所以,我想給大家展示冰雕藝術的圖片,……
B:我家在東北,我給大家展示的是二人轉《小拜年》。
C:我家是天津的,我給大家帶來了楊柳青年畫。
……
(如:皮影戲、雜技、安塞腰鼓、臉譜、刺繡、雕刻、陶瓷、戲劇、山歌等;剪紙、泥塑、中國結等)
學生通過介紹自己家鄉的文化,一方面,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分享家鄉豐富的文化底蘊,感受家鄉文化的豐富多彩,萌發對家鄉文化的喜愛之情和好奇心。
2.家鄉的老街和老屋
活動一: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環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們為了適應不同的地形、氣候和文化,在居住上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房屋和院子都是對稱的。東、南、西、北四面房屋圍合起來,形成一個口字形,中間是一個中心庭院。
客家土樓:福建西部客家人住的土樓別有一番風趣。它是以土作墻而建造起來的集體建筑,多呈圓形。當地人稱之為遠樓或圓寨。這種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種既有利于家庭團聚,又能防御戰爭的自衛式居住樣式。它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風情。
吊腳樓:貴州等地的苗家人住的吊腳樓,它通常依山而建。一般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最下層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中間一層是人們起居之處。竹子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江南水鄉的民居:這里的民居沿河而建。為了涮洗方便,家家戶戶都在臨水的一面建成石階,作為水河橋,既簡單,又實用。
陜西窯洞:大多數窯洞依山而建,它們是直接在黃土陡壁或山腰上挖土而成的。窯洞里冬暖夏涼,別有一番感受。
我將組織學生5人為一組,將自己搜集的資料與組內同學交流,如家鄉老屋的圖片,一邊展示,一邊介紹自己家鄉的民居建筑風格以及形成原因;根據同學的介紹,自己比較不同地區房屋建筑的不同特點以及家鄉老房子與現在房屋建筑的不同特點,并在小組和班上交流。學生考察和探究的過程可能會局限于家鄉某個省,甚至是某個小地方的老房子的介紹,可能缺乏地域代表性,如江南一帶地方的學生。因此,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注意歸納該學生所在地域的住房建筑特點。
學生通過對家鄉老房子的了解以及其他同學對家鄉老房子的介紹,明白家鄉人的過去以及過去與現在人們生活的聯系,理解它與家鄉的地形、氣候、歷史以及人們的愿望和創造之間的密切關系,并懂得愛護家鄉的文化遺產。
活動二:
通過剛剛的介紹,學生已經知道家鄉的老房子都代表當地的特色,都記載著一代人的生活,都有自己的故事;緊接著,引導學生思考老屋外面的老街它又向我們述說什么樣的故事呢?
我將組織和引導學生從當地標志物、語言、歷史三個側面,介紹自己了解到的有趣的地名、街名。學生自己查閱資料,選取自己最喜歡或最有趣的地名、街名進行調查,尋找這些地名或街名的名字來源。
如:
A:我要介紹的是重慶,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B:我介紹的是北京的南鑼鼓巷,因其地勢中間高、南北低,如一駝背人,故名羅鍋巷。到了清朝改名南鑼鼓巷。
C:我想介紹張自忠路,為紀念抗日將領張自忠將軍,天津曾把沿海河西岸的馬路定名為“張自忠路”。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在班級介紹自己家鄉的具有特色的地名或街名,也了解到其他地方的有趣的地名和街名,使其產生探索家鄉文化的興趣和好奇心,進一步增強對家鄉的親近感。
3.家鄉的美食佳肴
不同地方的地理環境不僅影響著當地的文化生活和當地的民居風格,還影響著當地的飲食習慣,所以,我會提問學生:在你的家鄉,人們喜歡吃什么?通過這樣的提問,讓學生對自己家鄉的飲食文化有一個大概的認識;然后,組織學生做一個游戲“舌尖上的家鄉”,我將學生所在家鄉分為東部沿海、南方、西北、北方四個小組,每組輪流排除代表去采訪其他小組的家鄉特色飲食,留在組內的同學負責給前來采訪的同學介紹自己家鄉的特色飲食。
A:我們四川人愛吃酸辣粉。
B:這是我們云南的過橋米線
C:我們南京鹽水鴨
D:東北人喜歡吃小燉蘑菇
E:沿海地區的人喜歡吃海鮮。
F:我們重慶喜歡吃火鍋,人們常年在水邊操作,潮濕侵骨,所以好食辣椒、花椒、胡椒,借以祛風除濕。
我從學生對美食的追求的心理出發,設置這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舌尖上的家鄉”類似于“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充滿趣味的活動,在采訪中發現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不同,一方面,可以加深對自己家鄉飲食文化的認同;另一方面,對其他家鄉的飲食特色也有所認識。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鞏固學生對家鄉文化的了解,概括自己家鄉文化特色,讓學生為自己的家鄉設計一條宣傳語,并寫在一張卡片上,制作成一張城市名片。
如:
A:爽爽的貴陽(貴陽)
B:東方古都,長城故鄉(北京)
C:桂林山水甲天下(廣西桂林)
D:七彩云南,夢幻麗江(云南麗江)
E:人間仙境,夢幻煙臺(山東煙臺市)
……
環節四:小結作業
為促進家鄉的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自己搜集到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等制作成一張城市宣傳海報,并在全班舉辦宣傳家鄉的海報展。
七、板書設計
(編輯:阿正)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