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17:39:19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中國教師資格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中國教師資格網發布: 教育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社會效應之巴納姆效應,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當今社會有一種現象,90后,00后們都特別的“迷”星座每周,每月都很看一下星座運勢。覺得星座描述自己描述的特別的對,特別的準確。其實這在心理學上叫巴納姆效應。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后,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出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后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于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準確至極。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這就是“巴納姆效應”,也被稱為“福勒效應”和星座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正因如此,每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環境中,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巴納姆效應”指的就是這樣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要避免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就要學會面對自己,培養一種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銳的判斷力。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身邊條件相當的人作比較,找出自己在群體中的合適位置。還可以通過對重大事件,特別是重大的成功和失敗認識自己。通常來說,越是在成功的巔峰和失敗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以上就是關于巴納姆效應的知識,希望你能理解這個知識也能正確的認識自己!!
推薦閱讀:
(編輯:華圖教育優質原創作者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