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 14:21:23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背景:
人物——張桂梅
“在中國,也有千千萬萬的人為女童和婦女教育事業默默耕耘。有一位名叫張桂梅的女教師,她扎根云南貧困山區40多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600多位女孩圓夢大學校園。張老師被女孩子們親切稱為“張媽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
人物——袁隆平
袁隆平致力于雜交水稻研究,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使中國雜交水稻研究始終居世界領先水平。截至2017年,雜交水稻在中國已累計推廣超90億畝,共增產稻谷6000多億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國,傳授雜交水稻技術以幫助克服糧食短缺和饑餓問題。袁隆平一生致力于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為中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杰出貢獻。
預測考題:
這個社會上有無數奮斗者,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不斷奉獻,獲得了人民的贊譽和擁護。請你以“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為主題,進行現場演講。
參考解析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警醒我們,惟有吃苦耐勞,踏實肯干,才能收獲最終的成果。善吃苦者,方能吃香;肯吃苦者,方能有為;惟有為者,才應有位。而有民心有位,才是真正“有位”。
吃得苦中苦而后有香?嗍鞘氐米∏遑、耐得住寂寞,扎根稻田的袁隆平,苦是奔赴山區,教書育人的張桂梅?嗟睦斫庖蛉硕,吃不得苦的人有之,吃得苦但持不住苦的也有。面對苦,首先要做到吃苦、持苦。能者不在乎一時,而貴乎堅持。曇花一現雖然美好,而積土成山、積水成海更為可貴。在能者眼中,苦是一生的伴侶,他們不以苦為苦,反而以苦為樂,更不會因度過了苦而變得驕奢,苦盡甘來方成香。幾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不問名利,師昌緒等老一輩科學家的終身付出,才有了今日中國自主研發大飛機的騰飛。因此,敢于吃苦,吃得下苦,持得住苦,以苦為樂的人才有香。
有所作為而后有位。有所為代表的不是簡單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彎得下腰,躬得下身,向實踐求知,向群眾求教,問計于民而利于民。貼近群眾生活,理論聯系實際方知躬行的可貴。“大人不華,君子務實”,理論和實踐讓服務人民變得更加可行。
吃苦方能有為,有為方能有位。然而為己吃苦終是小苦,難成大為。“有位”不應只用才能去謀求于現實中的地位,更應是涵養一份范仲淹式“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貼近群眾,為民謀利,在百姓心中贏得一個位置,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位”。
計天下之利,謀百姓之福。俗話說:“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這句話警醒我們,惟有走入基層,貼近群眾,看過百姓的疾苦,才能在心中積淀下與群眾同苦樂的真情;鶎优c一線是最貼近群眾的地方,也是政府開展工作的重點聚焦區域。秉持一顆為民辦實事的初心,深入基層,扎根一線,真正走在基層中了解群眾生活中的難事急事,將黨的溫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到百姓身邊,做好干群關系的維系者與建設者。當我們能做到心懷群眾之苦,力派群眾之難時,我們才能在群眾心中留下一個位置,與他們同悲歡,共喜樂。這一位置,才應是我們為之奮斗一生、奉獻一生的真正“有為”與“有位”。
古人云:“用一賢人,則賢人畢至;用一小人,則小人齊聚。”重用吃苦者和有為者,廣納賢才,使見賢思齊能蔚然成風。這就需要我們擺正態,靜下心,沉住氣,提升自身能力,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為民辦事。于民有為,方能于民心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