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1:01:36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 背景鏈接 】
近期山西省大雨不斷,山西省文物部門統計,截至2021年10月11日下午17時,山西省共有1783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同程度出現屋頂漏雨、墻體開裂坍塌、地基塌陷、建筑倒塌等險情,9座博物館紀念館出現小面積漏雨、部分構件損壞等情況,牽動國人的心。
【 提出觀點 】
山西省近期持續的強降雨令多處古建筑不同程度受損,古建筑的修繕工作勢在必行。
【 綜合分析 】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曠古悠久,古建筑記錄了我國過去的歷史記憶,是不同歷史時代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形成的傳統建筑,承載著大量的文化信息和歷史價值,是寶貴的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古建筑一經破壞很難重建,文物價值也會隨之消失,因此,古建筑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
古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1.隨著時間的流逝,歷經風雨洗禮,古建筑自然老化、腐蝕、受損;2.古建筑在城市發展不斷更新的過程中受損或逐漸被淘汰。3.民眾對于古建筑保護意識不強,日常維護力度不夠,甚至還會出現破壞的不良行為。4.當地政府保護科學性不足,大修大整,損害古建筑的完整性,失去了“原汁原味”。
【 參考對策 】
修繕保護工作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重視專業整修人才,古建筑的修繕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要求,需要通過專業教育和實踐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并提高相應的待遇保障。
2.善用科學手段修護古建筑,不同時期、地區、風格的古建筑內部結構、布局等都有著獨特之處,修整不是簡單地用現代手段整舊如新,而是要盡量做到加固恢復原狀,恢復始建面貌,彰顯原真性。
3.當地政府應加強責任保護,文物保護部門應對老建筑定期不定期檢修,安裝防護欄等防護、設立簡介牌等設施。
3.提高民眾重視程度,群眾對于周邊老建筑認知不清,利用媒體平臺引導民眾強化保護意識,并發揮責任意識主動投身修繕工作中,減少破壞行為的出現。
——推薦閱讀——
信息匯總:2025年甘肅省考公告|職位表|歷年分數線
備考資料:省考教材+試題四本套|時政熱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