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16:21:0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一、題型概述
(一)何為綜合分析
申論中的分析就是分別辨析,是指將研究對象的整體分為各個部分,并分別加以考察的認識活動。分析的意義在于通過認識事物或現象的區別與聯系,細致地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主線,并以此解決問題。
申論中的綜合就是把分析過的對象或現象的各個部分、各個屬性聯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與“分析”相對。是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整體加以考察的方法。
“分析與綜合”是在認識中把整體分解為部分和把部分重新結合為整體的過程和方法。
(二)何為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在申論考試中,綜合分析題要求對材料中包含的要素、現象、觀點或具有特定內涵的詞句,進行全面、深入的辨析,并對辨析的結論進行綜合的評判,最終根據材料內容得出合理評價或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題型辨識
1.要素明確類
所謂“要素明確類”題目,是指通過閱讀題干就能夠直接明確的分辨出作答要素的題目。此類題目稱為“要素明確類”題目,比如分析問題、分析原因、分析影響、分析啟示等。
例1:根據“給定資料5-6”,分析電動汽車銷售模式的變化及其給電動汽車市場帶來的影響。(20分)要求:內容全面、分析透徹、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2018年山東省A卷)
例2:請結合給定資料,簡要分析我國“互聯網+”的發展現狀。(20分)要求:條理清楚,全面準確,不超過300字。(2016年山東省B卷)
2.要素不明確類
所謂要素不明確型試題,一般是指通過閱讀題干不能夠直接明確地分辨出作答要素甚至作答思路的分析型試題。這類試題又可細分為理解類試題、評價類試題和比較類試題。
理解類試題通常是指對申論材料中特定的詞語、短語或句子進行表面含義的解釋或深入闡釋的試題。
評價類試題是指對某一個主觀的觀點或客觀的事實通過判定其正確與否、好壞優劣并得出一定結論的分析型試題。
比較類試題是指圍繞一個或者多個事實或觀點之間的聯系、區別展開分析的試題。
例1:“給定資料3”中劃線句子提到,“這些大學是在追求失去靈魂的卓越”。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要求:理解準確,分析透徹,條理清晰,不超過250字。(2018年山東省C卷)
例2:“給定資料5”中談到,“博士生逃離科研選擇去當中學教師”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熱議,請你參考給定資料,對這一現象進行評析。(20分)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不超過300字。(2015年山東C卷)
例3:請結合“給定資料7-8”,分析比較F市、T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不同之處。(25分)要求:全面、深入,邏輯清晰,不超過400字。(2014年9月聯考)
(四)答題思路
(一)要素明確類
1.首先,確定題目的設問,即需要我們去分析的要素是什么。常見的有分析“問題”、分析“原因”、分析“意義”、“分析危害”等。
2.其次,根據材料進行關鍵詞句摘抄概括或者深入分析。但是,要素明確類題目所涉及的材料多采用案例方式呈現。有些案例無法直接摘抄概括關鍵詞句。此時,就需要針對材料進行深入的分析。
(二)要素不明確類
1.理解類
(1)表層含義,即對詞語、短語或句子的字面含義進行解釋。
(2)深層次含義,即要揭示出詞語、短語或句子的引申含義,具體所答的要素根據給定材料的內容進行取舍,一般包括表現、原因、影響、對策。
2.評價類
(1)亮明觀點或表明立場;
(2)擺出與題中現象或觀點相關的論據、理由進行分析論證;
(3)得出結論或提出簡要對策。
3.比較類
(1)明確比較的要素或方向,例如主體、方式、對象、效果、利弊、標準等;
(2)逐個要素進行分析比較,分別得出小結或最終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