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4:33:34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華圖教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 2023年甘肅省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法理學知識之法與道德關系,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法理學是小伙伴們最頭疼的一部分,但是法理學是最能展現大家法學理論功底的一部分。今天小編帶著大家從法的概念入手,看一看法與道德的關系。
一、法的含義
法是由國家制定、認可并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權利和義務為調整內容,以人的行為及行為關系為調整對象,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或人民意志的行為規范體系。
二、法與道德的區別
? | 法律 | 道德 |
生成方式 | 由權威主體國家經程序主動制定認可 | 道德在社會生產生活中自然演進而成,不是自覺制定和程序選擇的產物 |
行為標準 | 有具體表現形式,明確、可操作性強 | 無具體表現形式,籠統、原則、標準模糊 |
強制方式 | 外在強制。法與有組織的國家強制有關,通過程序進行,針對外在行為,表現為一定的物質結果 | 內在約束。道德主要憑借內在的良知認同和責難。包括社會輿論的壓力 |
調整方式 | 重外在行為 | 重內在動機 |
解決方式 | 可訴性?稍V性是法區別于一切行為規則的顯著特征 | 不可訴性。道德不具有可訴性,主要表現為無形的輿論壓力和良心譴責,且輿論的評價和譴責往往是多元的 |
三、法與道德的相同點
1.都屬于社會規范,只是在規范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2.都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且在很多方面二者是相互轉化和滲透的。
3.都是社會控制的手段,維護一定的社會秩序。
學到這里,相信大家對法和道德的關系已經能了解了。以后要經;仡,以免忘記喲~
【例題】
1. (單選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這要求我們( )
、僦饕l揮法律的教化作用和規范作用
、谝苑ㄖ误w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
、垡缘赖伦甜B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
、芟纫ズ玫轮,再輔之以法治,最終實現依法治國
、佗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法與道德的關系。法治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德治是中國古代的治國理論,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道德規范。法治和德治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而要樹立信仰,就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德治的實現需要法治的規范、制約,需要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所以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求我們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和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
2. (單選題)關于法律和其他社會規范的說法,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
A. 道德可以滋養法治精神和支撐法治文化
B. 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唯一手段
C. 以德治國取代依法治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D. 道德不屬于其他社會規范的范疇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法與道德的關系。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項。
更多關于安徽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推薦:圖書教材 網課學習
推薦閱讀:
(編輯:阿正)上一篇:2023年甘肅省事業單位行測備考:資料分析計算方法之特征數字法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