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15:13:59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華圖發布: 2022教師招聘之幫你快速掌握高頻考點“同化和順應”,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幫你快速掌握高頻考點“同化和順應”
皮亞杰,瑞士認知心理學家,首創發生認識論。皮亞杰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皮亞杰是研究兒童心理的專家,教綜考試有多處會涉及到他的知識點,其中有一個很重要且?嫉狞c——同化和順應。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區分“同化和順應”,幫你快速掌握。
【同化和順應】
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變行為以重建平衡。個體在平衡與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斷建構和完善認知結構,實現認知發展。
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而人類所有的心理反應歸根到底都是適應,適應的本質在于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適應分為同化和順應。
同化:是指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景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
順應:是指當有機體不能利用原有圖式接受和解釋新刺激時,其認知結構發生改變來適應刺激的影響。
老師的通俗解釋:
圖式——學生的認知結構
同化——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把新知識納入已有認知結構,不改變原理的認識
順應——在認識新知識的時候,發現之前的認知已跟不上,于是改變已有認知結構,使之適應新的知識。
舉例子:
【同化】
例如:
某小朋友,父母教他“天上飛的,白色的、有翅膀的,叫鳥”。某天,天空飛來一架飛機,小朋友見了,大聲喊“大白鳥、大白鳥”!——這就是同化現象
【順應】
例如:
2、3歲的小朋友會有“泛靈論”的現象,認為“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看到玩偶掉地上會說“玩偶別哭,抱抱你”。等他長大一些,發現玩偶不會講話、不會笑,是沒有生命的。小朋友改變了之前的認識,重新認識到“原來并不是所有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有的東西是沒有生命的”。——這就是順應現象
我們的一生,就是在同化、順應中,尋求平衡,從一個平衡向另一個平衡前進。
不能做到“同化”的人,可能智力會停在原地,這個挺可怕的。
不能做到“順應”的人,可能無法適應這個社會和生活,也很可怕。
所以,還是印證了皮亞杰的那句話:人的發展是個體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練一練】
以下全部為單選題,請選出正確的那一個。
1.皮亞杰認為,個體適應環境的方式是( )。
A.嘗試與頓悟
B.同化與順應
C.平衡與守恒
D.刺激與反應
2.小明原來認為空氣沒有質量,經過老師實驗演示,他認識到自己錯了,改變了自己的觀點。小明的認識變化過程屬于( )。
A.組織
B.同化
C.順應
D.平衡化
3.下面對皮亞杰理論體系理解有誤的是( )。
A.圖式是一種認知結構
B.同化中圖式發生根本變化
C.順應使認知結構發生變化
D.平衡是順應和同化的相互平衡
4.“改變內部知識結構以適應現實”是指( )過程。
A.適應
B.同化
C.異化
D.順應
【練一練·答案】
1.B
2.C
3.B
4.D
推薦閱讀:
(編輯:華圖教育優質原創作者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