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17:50:42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在行測中,言語理解部分一直是考生們需要重點攻克的一環,尤其是邏輯填空題,它不僅考查考生對詞匯的準確理解,還測試了對語境中標點符號的敏感度。標點符號作為句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理解文意、把握填空選項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將圍繞分號、頓號、逗號、冒號、破折號,以及雙引號,探討如何利用標點符號備考邏輯填空。
一、分號、頓號和逗號:并列關系的信號燈
1.知識點分析
在邏輯填空中,識別句子內部的并列關系至關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對空格處所需詞語類型的判斷。
分號:分號用于分隔存在并列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分句,這些分句往往結構獨立且完整。當遇到分號時,應意識到前后兩部分內容在邏輯上是并列的,從而推斷出空格處應填入與前后文語義一致、感情傾向一致的詞匯。
頓號:頓號用于句子內部并列的詞語或短語之間,表示短暫的停頓。在邏輯填空中,頓號提示我們空格前后的詞語屬于同一類別或具有相似性質,有助于縮小填空選項的范圍。
逗號:逗號的使用更為靈活,除了基本的分隔功能外,它也可以用來表示并列關系,尤其是在列舉多個項目或描述一系列動作時。注意逗號前后的內容是否構成并列,有助于理解整個句子的結構和意義,進而準確填空。
2.例題演示
【例1】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重在________、防患于未然。在思想深處繃緊
防范________小概率事件風險這根弦,從考驗中________經驗,補足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的
短板和漏洞,使之更加完善、更具威力。
依次填入畫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居安思危 消解 獲得
B.舉一反三 消除 總結
C.未雨綢繆 化解 汲取
D.見微知著 規避 吸納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頓號可知,前文需填入一個和“防患于未然”能形成正向并列的詞語,“防患于未然”指在禍患發生之前就加以預防。A項“居安思危”指隨時有應對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側重的是思想上做好準備,排除A項。B項“舉一反三”意思是從懂得的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不符合文意,排除B項。C項“未雨綢繆”指趁著天沒下雨,先修繕房屋門窗。比喻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同“防患于未然”,當選。D項“見微知著”指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排除D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和第三空。“化解風險”和“汲取經驗”屬于常見搭配。
因此,選擇C選項。
二、冒號、破折號:解釋說明的橋梁
1.知識點分析
冒號和破折號在邏輯填空中常用來引出對前文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它們為考生提供了理解文意、推斷空格內容的重要線索。
冒號:冒號后面通常跟隨的是對前面內容的詳細解釋或具體說明。在邏輯填空中,如果冒號前是一個較為抽象或概括的表述,那么冒號后則可能是對該表述的具體化或例證。理解這一關系,有助于準確判斷空格處應填入的詞匯類型及其具體含義。
破折號:破折號的功能與冒號相似,但語氣上更為強烈,常用于插入對前文內容的額外說明、修正或強調。在邏輯填空中,破折號后的內容往往是對前文某個概念的進一步闡釋或舉例,通過分析這些信息,可以更加準確地把握空格處的語境需求。
2.例題演示
【例2】節約資源、減少垃圾生產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公共事務,很容易遭遇“搭便車困
境”——人人都想________,最終會導致公共事務乏人問津。節約資源的功效并沒有那么
________,需要人們久久為功;付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與回報,難免會影響公眾參
與。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蜂擁而上 妙手回春
B.鳩占鵲巢 神通廣大
C.據為己有 一勞永逸
D.坐享其成 立竿見影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破折號、“搭便車困境”“導致公共事務乏人問津”
可知,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人人都只想享受,不愿意為公共事務付出行動。A項“蜂擁而上”
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來;B項“鳩占鵲巢”比喻強占別人的住屋或占據別人的位置;C項“據
為己有”形容將別人的東西拿來作為自己的。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項、B項和C項。D項
“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取得的成果,符合文意。答案鎖定D選項。
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根據“需要久久為功”可知,文中要表達的意思是功效并沒有那么快體現出來,“立竿見影”指行事能馬上看到效果或付出能馬上得到收獲,符合文意。
因此,選擇D選項。
三、雙引號:強調或字面意義的凸顯
1.知識點分析
雙引號在邏輯填空中扮演著雙重角色,既可以用來強調特定表達,也可以用來凸顯詞語的字面意思,理解這一用法對于準確填空至關重要。
強調:當某個詞語或短語被雙引號包圍時,它往往被賦予了特殊的強調意義,可能是對常規用法的突破,或是為了突出某種特定的情感色彩。在邏輯填空中,識別這種強調作用,可以幫助考生捕捉到空格處所需詞匯的特定情感或語氣。
字面意思的凸顯:在某些情況下,雙引號內的內容被直接按其字面意義理解,這種用法通常用于避免歧義,或是為了強調詞語的直接、具體含義。
2.例題演示
【例3】在不同的經濟增長階段,經濟活動所積累的風險水平和表現程度有所不同,因
此金融機構在資源配置上必然會有不同的表現。一般而言,金融機構習慣享受順周期的經濟
上升發展,愿意做_________的事;普遍忽視順周期的末端風險管理,而一遇經濟逆轉,常
會“雨中收傘”“_________”,一些機構甚至不會再投放資源。
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順水推舟 明哲保身
B.濟困扶危 竭澤而漁
C.因勢利導 急流勇退
D.錦上添花 釜底抽薪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是金融機構在經濟上升期的做法,“忽視順周期的末端風險管理”,橫線處所填成語要體現出順應上升的趨勢有所作為之意,強調利用順境,A項“順水推舟”比喻順著某個趨勢或某種方式說話辦事,D項“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均能與文段構成對應,保留。B項“濟困扶危”指救濟貧困的人,扶助有危難的人,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因勢利導”指順著事情發展的趨勢,加以引導,文段并未體現出金融機構能夠引導之意,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經濟逆轉,金融機構常會“雨中收傘”,指下著雨卻把傘給撤掉,
即強調金融機構在經濟逆轉時期減少貸款規模解決問題,對應D項“釜底抽薪”,即把柴火
從鍋底抽掉,填入文段中,通過雙引號來表達金融機構把投進去的資金都撤出來,與“雨中
收傘”構成形象化的對應,符合文意,當選。A項“明哲保身”,指因怕連累自己而回避原
則斗爭的處世態度,若用此詞,就不需要加雙引號,且和“雨中收傘”無法構成形象化對應,
排除。
因此,選擇D選擇。
綜上所述,標點符號不僅是句子的結構標記,更是邏輯填空解題的關鍵線索。通過細致分析標點符號所傳達的并列、解釋、強調及字面意義等邏輯關系,考生可以更加精準地把握文意,提高邏輯填空的正確率。因此,在備考過程中,加強對標點符號功能的理解和運用,是提升言語理解能力不可或缺的一環。
——推薦閱讀——
信息匯總:2025年甘肅省考公告|職位表|歷年分數線
備考資料:省考教材+試題四本套|時政熱點匯總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