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09:20:18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甘肅人事考試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人事考試網發布: 2021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模擬題(8)-甘肅人事考試網,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某中學班主任王老師發現,班里的幾個同學總是湊在一起,交往密切,在班級活動中也表現出獨特的默契。于是,他以這幾位同學為核心,鼓勵他們帶領班級參加學;顒,因表現優秀,學生和班集體多次榮獲嘉獎。我們可以看出,王老師工作的中心是( )。
A.了解和研究學生 B.教好與管好學生
C.做好個別教育工作 D.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2.趙老師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趙老師上課或在場時,學生都規規矩矩,可是等趙老師一走開,班級紀律明顯渙散。趙老師的領導方式很可能是( )。
A.權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BC兩種型
3.班級學生的發展方向、發展過程、發展程度以及班集體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班主任這一教育主體的控制和影響的,這體現了班主任工作的( )。
A.主導性 B.激勵性
C.示范性 D.艱巨性
4.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會與學生、學校教師產生矛盾,甚至發生沖突。教師在處理這些矛盾時堅持的原則( )。
A.公正原則 B.尊重原則
C.發展原則 D.教育原則
5.在班級管理中,評價一個班級好壞的重要依據是( )。
A.優秀班干部 B.負責的班主任
C.班級成員融洽 D.良好的班風
6.主張對班級管理不過多干預,以容忍的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決定,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屬于班主任( )領導方式。
A.權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隨意型
7.為學生創造快樂的學校生活,主要是引導學生享受快樂的( )。
A.活動和環境 B.學習和環境
C.學習和交往 D.學習和活動
8.班集體生活和成員意愿的反映是( )。
A.班級秩序 B.班集體輿論
C.班風 D.班級管理
9.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責任人,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其工作也圍繞這些任務展開,其中心任務是( )。
A.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的全面發展 B.組織建立良好的班集體
C.協助科任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D.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
10.《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中“踐行知行合一”“加強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各種形式的夏令營、冬令營活動”體現了要( )。
A.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B.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精神與能力
C.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 D.增強學生生態文明素養
【參考答案】
1.D
【解析】組織和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班主任的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務。故本題選D。
2.A
【解析】采用權威的領導方式的班主任側重于在領導與服從的關系上實施影響,由教師自身對班級施行無條件的管理,嚴格監督學生執行教師所提出的要求的過程與結果。但如果老師離開,班級紀律會明顯變差。故本題選A。
3.A
【解析】班級學生的發展方向、發展過程、發展程度以及班集體的教育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班主任這一教育主體的控制和影響的,這說明班主任跟我們的教育者一樣在學生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故本題選A。
4.A
【解析】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或與同學、或與學校、教師、職工、或與社會各方面偶爾產生矛盾、甚至發生沖突是再所難免的。公正原則要求教師在處理涉及學生的矛盾的時候,必須主持公道。故本題選A。
5.D
【解析】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有很高的德育價值。具有正確的集體輿論是良好班集體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正確的集體輿論與良好的班風又是密不可分的。故本題選D。
6.C
【解析】采用放任的領導方式的班主任主張對班級管理不要過多的干預,以容忍的態度對待班級生活中的沖突,不主動組織班級活動。故本題選C。
7.C
【解析】學生的學校生活主要在班集體中進行的,班集體是按照班級授課制的培養目標和教育規范組織起來的,以共同學習活動和直接性人際交往為特征的社會心理共同體。故本題選C。
8.B
【解析】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故本題選B。
9.A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組建良好的班集體,班主任的中心任務是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故本題選A。
10.C
【解析】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和各種形式的夏令營、冬令營活動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編輯:干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