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10:13:04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甘肅人事考試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人事考試網發布: 2021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教綜模擬題(13)-甘肅人事考試網,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教師經常用這首詩鼓勵學生珍惜時光,努力學習。這種行為屬于意志品質的( )。
A.自覺性 B.果斷性
C.堅持性 D.自制性
2.想了解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問題“你喜歡數學嗎?”印在紙上,進行調查了解,這種方法屬于( )。
A.訪談法 B.開放式問卷
C.封閉式問卷 D.實驗法
3.( )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廣泛使用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A.調查法 B.問卷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4.在個人品德發展的不同階段( )是整個中學階段學生品德發展的最顯著特征。
A.矛盾性 B.沖突性
C.獨立性 D.自主性
5.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不屬于該系統包含的要素是( )。
A.學生、教師 B.教學內容
C.教學環境、教學媒體 D.教學方法
6.在學校教育中,其關鍵作用的是( )。
A.教學媒體 B.教師
C.學生 D.教學環境
7.西方教育學吸取了心理測驗和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成果發生在( )。
A.初創時期 B.成熟時期
C.完善時期 D.發展時期
8.教育心理學誕生的標志是( )。
A.1868年烏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對象》的出版
B.1879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的建立
C.1899年詹姆斯《給教師的談話》的出版
D.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學》的出版
9.教育心理學的性質是( )。
A.自然科學
B.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以自然科學為主
C.社會科學
D.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性質,以社會科學為主
10.有人把教育隱喻為“塑徒”,稱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種觀點在人的發展影響因素問題上傾向于( )。
A.遺傳決定論 B.成熟論
C.外鑠論 D.內因與外因交互作用論
【參考答案】
1.A
【解析】意志的品質包括:自覺性、自制性、果斷性和堅韌性。題目中,人們什么事都想拖到明天去做,總這樣,事情永遠也做不成,所以人們要自覺地完成今天的任務。不要今天的事拖明天,明天拖后天,強調的是人要自覺做事、自覺珍惜時間。本題最大的干擾項是D選項,自制性是指一個人在執行決定階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緒,約束自己言行品質,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緒和排除外界誘惑的干擾,忍受各種痛苦和災難,題目沒有強調外部干擾和控制情緒,D選項錯誤。故本題選A。
2.B
【解析】問卷法是采用書面問答的方式,要求被試回答研究者提出的問題,以獲得被試心理和行為表現資料的方法。問卷法有很多種,根據問題的回答方式,可以分為開放式問卷法和封閉式問卷法;開放性問題,又稱為無結構的問答題,被調查者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自由回答,不具體提供選擇答案的問題。封閉性問答題,又稱有結構的問答題,它規定了一組可供選擇的答案和固定的回答格式。題干中是一道書面問答題,且無固定答案。故本題選B。
3.C
【解析】觀察法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它的主要優點是保
持了人的心理活動的自然性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故本題選C。
4.C
【解析】中學階段學生品德發展的特征:獨立性、矛盾性和沖突性并存。其中,獨立性是整個中學階段學生品德發展的最顯著特征。中學生的品德發展雖然具有矛盾性和沖突性的一面,但是他們的品德結構的心理成分也表現出逐步完善和初步穩定的特點,不是最顯著特征。故本題選C。
5.D
【解析】教育心理學的研究的五要素: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故本題選D。
6.B
【解析】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而展開的。學與教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五要素,由學習過程、教學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三個過程交織在一起。其中,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處于指導地位,起著主導和關鍵作用,是教育活動的執行者。B項正確。A項:教學媒體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是師生之間傳遞信息的工具,如實物、文字、口頭語言、圖表、圖像、錄音、錄像等。教學媒體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質手段來實現,如書本、板書、投影儀、計算機等。與題干不符,排除。C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素,任何教學手段都必須通過學生起作用。學生這一要素主要從兩個方面影響學與教的過程:一是群體差異,包括年齡、性別、社會文化等差異,年齡差異主要體現在思維水平的差異;二是個體差異,包括先前知識基礎、學習方式、智力水平、興趣和需要等差異。與題干不符,排除。D項:教學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物質環境包括課堂自然條件(如溫度和照明)、空間布置(如座位的排列)以及教學設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儀等)。社會環境涉及課堂紀律、課堂氣氛、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校風以及社會文化背景等。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B。
7.D
【解析】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中的發展時期還未形成完整的學科體系,借鑒了其他學科的內容體系。表現為:20世紀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學吸取了心理測驗和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成果,大大擴充了自己的內容;30年代以后,學科心理學高速發展,也成為了教育心理學的組成部分;40年代,有關兒童的個性和社會適應以及生理衛生問題進入了教育心理學的領域;40、50年代,程序教學和機器教學興起,同時信息論的思想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故本題選D。
8.D
【解析】1903年,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此后,該書又擴充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學》,該書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稱為“教育心理學之父”。故本題選D。
9.D。
【解析】從學科范疇看,教育心理學既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應用心理學的一種),又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從學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兼備的學科,并以應用為主。從學科性質看,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性質的中間科學,以社會科學為主。D項正確。A、B、C三項:均為干擾項。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D。
10.C
【解析】外鑠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環境的壓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教育。題目中,教育是影響人發展的外部因素之一,傾向于外鑠論。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編輯:干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