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6:35:32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華圖發布: 2021年8月甘肅教師招聘教綜模擬題143,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根據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去判斷是非善惡,超越現實規范約束的道德發展階段是( )。
A.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B.社會契約取向階段
C.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D.尋求認可取向階段
2.兒童對道德行為的判斷主要是依據他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 )。
A.自律道德 B.無道德規則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3.教師利用班級集體成員共同討論決定的規則來改變學生態度的是( )。
A.說服教育 B.榜樣力量
C.獎勵與懲罰 D.群體約定
4.根據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5-8歲的兒童道德認知發展水平屬于( )。
A.他律向自律過渡階段 B.他律階段
C.前道德階段 D.自律階段
5.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對于兒童和青少年的品德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他們屬于品德的(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6.態度與品德形成過程經歷的第二階段是( )。
A.依從 B.接受
C.認同 D.內化
7.受到他人或規范的壓力,個體產生的符合他人或規范要求的行為稱為( )。
A.模仿 B.從眾
C.服從 D.認同
8.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稱之為( )。
A.模仿 B.從眾
C.認同 D.內化
9.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稱之為( )。
A.模仿 B.從眾
C.服從 D.認同
10.張明看見警察在時,遵守交通規則,而當警察不在時,就違反交通規則。張明的態度和品德屬于( )。
A.解凍 B.依從
C.認同 D.內化
【參考答案】
1.A
【解析】本題考查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后習俗水平包括兩個階段: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取向階段。兒童認為,道德法則只是一種社會契約,可以改變,不能以不變的規則去衡量人。第六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兒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個人和個人良心為基礎的道德概念。認為個人一貫地依據自己選定的道德原則去做就是正確的。故本題選A。
2.C
【解析】本題考查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他律階段:5-8歲兒童,他律階段的兒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規則看成是不可改變的,來源于外部,具有權威性,不可協商的;完全服從于成人或規則就是對的;錯誤的程度是由破壞的數量而定的。故本題選C。
3.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群體約定的理解。群體約定是經集體成員共同討論決定的規則、協定,對其成員有一定的約束力,是成員承擔執行的責任。一旦某成員出現越軌或違反約定的行為,則會受到其他成員的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迫使其改變態度。教師則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后做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度。故本題選D。
4.B
【解析】本題考查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他律階段,5-8歲兒童,他律階段的兒童完全接受成人的指令;把規則看成是不可改變的,來源于外部,具有權威性,不可協商的;完全服從于成人或規則就是對的;錯誤的程度是由破壞的數量而定的。故本題選B。
5.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道德情感的理解。道德情感是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研究表明,態度發生變化時,情感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義務感、責任感和羞恥感屬于道德情感。故本題選B。
6.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態度與品德形成的階段。一般認為,態度與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依從、認同與內化三個階段。故本題選C。
7.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從眾現象。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故本題選C。
8.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內化的理解。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故本題選D。
9.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認同的理解。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定性等特點。故本題選D。
10.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依從階段的特點。依從階段的行為具有盲目性、被動性,不穩定,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此時個體對道德規范行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認識,也缺乏情感體驗,行為主要受控于外在壓力(如獎懲),而不是內在的需要?梢哉f,處于依從階段的態度與品德,其水平較低,但卻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是態度與品德建立的開端環節。選項A,“解凍”一詞,來源于社會心理學家庫而特·盧因建立的組織變革理論,它包括三個階段:解凍—改變—再凍結,用來解釋如何啟動、管理和穩定有計劃的變革。在解凍階段,創造變革動機,管理者向員工灌輸變革動機,鼓勵他們放棄抵制創新的態度與行為。故本題選B。
推薦閱讀:
(編輯:干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