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5:40:24
教師招聘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jiaoshi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看視頻刷題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国模精品一区二区,萝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文章來源:甘肅人事考試網
【導讀】華圖甘肅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甘肅人事考試網發布: 2021年甘肅教師招聘教綜考試題庫--教綜模擬題9, 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2教師交流群】 ,更多資訊請關注甘肅華圖微信公眾號(gshtjy),甘肅教師招聘考試_教師資格證培訓咨詢電話:0931-8186071,新浪微博@甘肅華圖,微信號:gshtjy420(點擊查看全省咨詢微信號)
教綜模擬題9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實用主義教育學是在批判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脫離兒童生活的,以教師傳授書本知識為主的“傳統教育學”的基礎上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其代表人物( )。
A.杜威 B.培根
C.昆體良 D.康德
2.“本性的、最初的沖動始終是正確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因此盧梭提倡( )。
A.自然教育 B.民生教育
C.無為教育 D.傳統教育
3.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文化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對外留學生數量逐年增長,孔子學院遍及世界主要國家。這主要體現了教育具有( )功能。
A.文化保存 B.文化選擇
C.文化創新 D.文化傳播
4.下列關于感官障礙學前兒童生活自理能力教育的說法中有誤的一項是( )。
A.聽覺障礙學前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發展要比視覺障礙學前兒童困難。
B.學前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較為漫長,家長萬不可因為學前兒童學不會而代替兒童完成
C.當學前兒童學會某項生活技能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要求他們不斷獨立練習和實踐,直到技能成為良好的生活習慣
D.教育過程中力求運用直觀的語言給學前兒童解釋,必要時手把手地教學前兒童接觸事物,進行操作
5.在某節課上,陳老師以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熱點話題為導入,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開放性的道德討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點方法,發展學生的道德理性思維和道德評價能力。上述案例中,陳老師運用是道德學習方法中的( )。
A.體驗感悟 B.情境感受
C.實踐明理 D.價值判斷
6.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根據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不同作用,劃分學生評價的不同類型。在教育、教學或學習計劃開展之前進行評價,主要根據學生所具有的知識、能力、情感等進行的評價屬于( )。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個體內差異評價 D.診斷性評價
7.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育目標,以各自獨特的身份和地位通過教與學的直接交流而形成的多性質、多層次的關系體系。其中,師生的基本關系是( )關系。
A.法律 B.教育
C.心理 D.責任
8.教育民主化是20世紀以來最大的教育思潮之一。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 )。
A.教育內容的民主化 B.師生關系的平等
C.教學活動的民主化 D.教育機會的均等
9.教育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目的,關鍵看能否遵循( )。
A.學生的潛能規律 B.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性
C.學生的個性發展規律 D.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效性
10.下列觀點或做法中,違背了人的身心發展“內外因相互作用論”的是( )。
A.將教育看作“塑造心靈的藝術”,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B.在教學中設法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并引導學生通過積極的途徑重新建立平衡
C.在德育中以理服人、以事實服人,啟發學生覺悟
D.認為“教育在于等待兒童的成長”
【參考答案】
1.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實用主義代表人。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主要觀點是以兒童為中心,重視學生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獨立發現,認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學校即社會”,以經驗為中心組織課程,其代表人物是杜威。故本題選A。
2.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盧梭的教育思想。盧梭提出了自然主義的教育理論,認為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是歸于自然。在著作《愛彌兒》中,他提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全變壞了”。此外,他還主張根據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發展特點進行教育。故本題選A。
3.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傳遞和保存文化、篩選和整理文化(選擇)、交流(傳播)和融合文化、更新和創造文化(創新)。其中,教育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促進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是內在的教育過程本身,教育過程本身通過對不同文化的學習,對文化進行選擇、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進文化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二是外在的交流活動,如互派留學生、學術交流等。題干中,留學生逐漸增多,孔子學院遍及世界,說明中國將自己的文化對外輸出,體現的文化的傳播。故本題選D。
4.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感官障礙學前兒童。學前兒童感官發展異常最為常見的是視覺障礙和聽覺障礙。學前兒童視覺障礙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即生理異常、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和肌肉性異常(斜視、弱視);聽覺障礙主要表現為四種類型,即聾、重聽、弱聽和聽覺過于敏感(聽覺頻率過敏、音量過敏)。感官障礙和運動發育遲緩學前兒童的一般原因是主要受到了包括個人因素和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感官障礙學前兒童的早期干預要點主要有開展早期特殊教育、調整教育環境和氛圍、調整教學活動和游戲、發展有效交流的技巧和提供同伴支持。運動發育遲緩學前兒童的早期干預要點主要包括開展運動強化特殊教育、提供充足的運動機會和家庭的配合干預。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方面,視覺障礙學前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要比聽覺障礙學前兒童困難,需要進行專門的練習。練習的內容包括:獨立吃飯、穿脫衣服、洗澡、獨立上廁所等。因此A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5.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德育相關理論知識。價值澄清學派認為,當代社會根本不存在一套公認的道德原則或價值觀可傳遞給兒童,當代兒童生活在價值觀日益多元化且相互沖突的世界,在每一個轉折關頭或處理每件事務時,都面臨選擇。人們都依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選擇,但人們常常不清楚所持的價值觀到底是什么就已做出了選擇。因此,要創造條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徑和方法幫助青少年澄清他們選擇時所依據的內心價值觀,并把其公諸于眾,這對他們進行正確選擇,并付諸行動是有意義的。體諒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養置于中心地位,體諒模式是圍繞人際—社會情境的道德教育,該模式提倡采用角色扮演等方式培養個體關愛他人、體諒他人的社會情感,“學會關心”。題干中,老師讓學生通過辯論發展學生的道德理性思維和道德評價能力,體現的是價值澄清模式的觀點,故本題選D。
6.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布魯姆教學理論知識和教學評價的方式。布魯姆提出的掌握學習教學模式認為,只要用于學習的有效時間足夠長,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掌握標準。實施掌握學習教學模式的一般步驟為:(1)診斷性評價,測查學生現有的水平,明確教學的方向;(2)實施集體教學;(3)針對所學的單元進行形成性測驗,測查學生的進步情況和存在的問題;(4)讓已經掌握的學生進行鞏固性、擴展性的學習,對未掌握的學生進行幫助和矯正,再次測驗,直至達到掌握目標,掌握正確率達到80%~100%即為通過;(5)進入下一單元的學習;(6)在一學期結束或幾個章節全部內容學習完畢后進行總結性測驗。題干中,在教育、教學或學習計劃開展之前進行評價,體現的是診斷性評價,故本題選D。
7.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師生關系的分類。師生關系的分為:(1)社會關系,即教師作為成人社會的代表與學生作為未成年的社會成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成的代際關系、政治關系、授受關系、道德關系、法律關系等;(2)教育關系,指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和自主發展而結成的教育與被教育、組織與被組織、引導與被引導等主體間關系。(3)心理關系,其實質是師生個體之間的人際關系是否和諧、情感是否融洽、個性是否沖突;(4)倫理關系,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履行一定的倫理義務。師生的教育關系是最基本的關系,故本題選B。
8.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是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性的否定。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其次是指師生關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的民主化;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故本題選D。
9.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據。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據有:(1)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狀況;(2)社會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3)人的身心發展規律;(4)人的身心發展需要。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對象是受教育者,是希望引起受教育者身心發生預期變化,因此需要考慮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故本題選B。
10.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內外因相互作用論。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如先天遺傳的素質、機體成熟的機制、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等)與外部環境(外在刺激的強度、社會發展的水平、個體的文化背景等等)在個體活動中產生作用的結果。A選項屬于人的身心發展的外鑠論,不屬于內外因相互作用論。A選項將教育看作“塑造心靈的藝術”,認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外鑠論的觀點。故本題選A。
推薦閱讀:
(編輯:華圖教育優質原創作者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