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11:44:45 甘肅公考考試網 //www.naichajmpt.cn/gwy/
關注公眾號領資料
QQ備考群
APP刷題
文章來源:甘肅華圖
近幾年國考中,資料分析部分的考查淡化了綜合分析題的命制,因為這種題目往往耗時耗力還容易錯,因此備受考生吐槽,那么對于即將到來的安徽省公務員考試,這種題型近幾年中仍然有出現,因此在此給大家總結綜合分析題常見陷阱。
陷阱一:思維定勢的問法
一般考生在做綜合分析題時,往往“病急亂投醫”,掉入第一個陷阱,不注意問題。這種題目常見的設問方式有如下幾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能從上述材料推出的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不能從上述材料推出的是;還有一類: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而考生往往思維定勢的認為題目一定是選正確的,殊不知有些題目也會選錯誤的是,即便是選正確的,也有考題選擇一定正確的是,不同在于必須百分百對。
【示例】2019年5月12日深圳公務員行測真題第90題,:根據上文,以下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A. 2017年1—9月,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產量均高于自身銷量
B. 2017年1—9月,貨車銷量是客車銷量的9.7倍
C. 2018年1—9月,非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
D. 2018年1—9月,乘用車與商用車的整車出口量差距同比進一步擴大
其中A選項根據材料一定正確,B、C選項錯誤,D選項屬于無法推出,也就是可能對也可能錯。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選擇確定性選項。
陷阱二:看不見的單位殺手
資料分析本質上還是對一些統計材料的分析和處理,那么統計材料的主體所涉及的方面就比較廣,比如近期的第七次人口普查,那么統計材料涉及的可能就是人口,而為了統計數據更加清晰和直觀,常見的單位有億、百萬,涉及到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往往是‰。如果統計的是某地的經濟情況,常見的是GDP、一二三產業,我們不難發現一般單位是美元,但是實際我們生活中接觸的經濟單位可能是“人民幣”,因此在做綜合分析類問題的時候,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看不見的殺手—單位。
2008年部分國家各種谷物產量
2008年與2000年相比各種谷物產量增長率(%)
國家 | 稻谷 | 小麥 | 玉米 | 大豆 |
中國 | 1.9 | 12.9 | 56.4 | 0.9 |
印度 | 16.3 | 2.9 | 60.2 | 71.4 |
美國 | 6.7 | 12.0 | 22.0 | 7.3 |
巴西 | 9.1 | 254.2 | 85.1 | 83.0 |
【示例】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
C.與2000年相比,2008年中國小麥增產900多億噸
本題是2011年國家公務員行測第125題,統計材料中所用的單位是萬噸,而C選項求解的是增長量,所用單位是億噸,結合數據可快速排除答案,單位錯誤。
陷阱三:容易忽視的簡單加減運算
資料分析本質也是對于數據的處理,那么這就涉及了數據簡單的加減乘除,由于資料分析考點的限制,其中考查除法是最多的,除法相對于其他的運算難度也是最大的,但是往往難度大的題目引起了考生的注意,而簡單的加減計算,卻特別容易掉進陷阱。
【示例】能夠從上述資料中推出的是( )
D.2009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4%
本題是2011年國家公務員行測真題第130題,材料中“2010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產量45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8%,增速同比加快3.2個百分點”,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增長率為10.8%-3.2%=7.6%,而不是10.8%+3.2%=14%,因此加減運算的錯誤尤其是在百分點的考查時,經常在綜合分析題中出現,而也是考生特別容易出錯的一個地方。
——推薦閱讀——
信息匯總:2025年甘肅省考公告|職位表|歷年分數線
備考資料:省考教材+試題四本套|時政熱點匯總
下一篇:沒有了